第02版:要闻·综合

大力实施“四水同治” 做好治水兴水文章

“水美范县”美丽画卷见雏形

核心阅读

范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兴水方针,以治水新理念引领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水美范县”的目标,高标准谋划总投资33.76亿元的8个“四水同治”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的91.5%,“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河湖生态健康网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本报讯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赵华) 一条条河道曲折蜿蜒,一个个废旧坑塘旧貌换新颜……10月15日,行走在范县县城和乡村,河水缓缓流淌着,水景、花田、小径,“水美范县”的美丽画卷已见雏形。

水是城市的灵魂。今年以来,范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兴水方针,以治水新理念引领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水美范县”的目标,高标准谋划总投资33.76亿元的8个“四水同治”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的91.5%,“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河湖生态健康网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完善组织架构,凝聚工作合力。成立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水利、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住建、林业等部门及各乡镇通力协作,凝聚治水合力。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将每项重点项目细化、量化、具体化,做到“领导、干部、责任、措施”四落实。

加强水系治理,描绘生态画卷。深入开展河道治理。建立健全三级河长管理体制,全域推行河湖管护网格化,开展“河道保洁”“沿黄大排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投资9200万元,实施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坑塘整治等工程,全面提高防污控污能力。扎实开展黄河“清四乱”专项行动,创新推进“河长+检察长+行政执法机关”模式,累计清运河道垃圾、杂物4000余立方米,整治河道200余千米,清理非法采砂取土场11处,整治“乱建”问题17个、“乱占”问题2个,现场交办立整立改问题73个。提升湿地生态环境。全力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黄河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将范县黄河滩区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等3个功能区,以湿地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基础,辅以人工恢复措施,打造省级湿地公园。目前,26.7公顷的毛楼片区森林浴场已竣工。贯通县域生态水网。投资5.56亿元,启动省级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概算投资5.56亿元,涉及王楼镇、濮城镇、辛庄镇等7个乡镇,按照“一线一域一面”的总体布局,以杨楼河、丹水、大屯河三大水系为脉络,结合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构建水系贯通、多源互补、可控可调的现代化生态水网。目前,已打造水美乡村14个,整治废旧坑塘1300亩。

夯实水利基础,助力兴水惠民。该县投资3亿元,启动彭楼灌区改扩建工程,完成邢庙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提高骨干工程供水能力,在满足范县彭楼灌区农田灌溉、第二水源地引水需求的同时,保障山东莘县、冠县、临清市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投资7.88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水源置换,充分利用黄河水、丹江水,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施年度投资2000万元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行各类建筑物和现代技术综合改造。目前,已完成年度施工任务并投入运行,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提高到0.55,年可节约水量200万立方米。投资7769万元,完成5428眼机井的水电配套工程,形成“井渠双配、双源互补”的水利灌溉新格局。投资1.38亿元,实施黄河路东部雨水工程、十字坡沟治理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实现县城区、城乡接合部管网全覆盖;投资580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设土壤改良工程、灌排水设施、田间道路、低压输电线路和农田防护林等,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依托水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大力调整种养殖结构,积极发展稻米种植和莲藕、鱼虾等水产经济。投资580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善农田2300余公顷。2019年以来,新发展小龙虾养殖近500公顷、低碳高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40公顷,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2000公顷,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直接带动贫困户1396户3397人受益,户均年增收1100余元。

2020-10-20 大力实施“四水同治” 做好治水兴水文章 1 1 濮阳日报 c69220.html 1 “水美范县”美丽画卷见雏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