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广告

治“病根” 拔“穷根”

——记濮阳县卫健委驻习城乡魏寨村第一书记王保良

“王书记想法把我的眼病治好了,再也不用发愁养羊的事了,女儿能安心上学了,儿子也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他娘也能歇歇脚了。”近日,濮阳县习城乡魏寨村贫困户齐合升高兴地说。齐合升是因病致贫贫困户,正值中年,却因年幼时所患疾病导致左眼永久性失明,右眼仅能看见微弱的光线。

2018年国庆节过后,濮阳县卫健委选派王保良到习城乡魏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魏寨村位置偏僻,村民看病就医非常不便,有时生病了也不去看医生。2018年11月的一个早晨,齐合升的妻子想去梨园乡卫生院看病,齐合升因眼看不见不能带妻子前往。王保良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开自己的车带他们去梨园乡卫生院顺利看了病。

“治‘病根’、拔‘穷根’,才能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王保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先后四次邀请濮阳光明医院、濮阳仁济医院、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到魏寨村开展义诊活动,给村民送医送药送健康。

“我想去县城看看眼,义诊的大夫说可以住院检查,看有没有治好的希望。”齐合升在义诊结束后说。王保良当即联系了濮阳光明医院院长杨洪波,第二天就为齐合升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过一番仔细检查,杨洪波告诉王保良,齐合升患有先天性的高度近视,又有白内障,不过手术治疗还有希望。

手术前两天,齐合升的姐姐突然打电话嘱咐他不要手术,齐合升犹豫了。王保良这才了解到:齐合升十几岁时左眼做过一次白内障手术,两三个月后失明了;齐合升的母亲和表弟也因白内障失明了,他姐姐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前他们做白内障手术都失明了,是不是身体原因造成的?是否不适合做手术?是不是有遗传可能?万一这次给齐合升做手术造成失明该怎么办?”王保良左右为难。

王保良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处了解到,齐合升身残志不残,尽管眼看不见,但在妻子的帮助下养了十几只羊,增加家庭收入。因为眼看不见,齐合升数次掉进大坑,如果摔断胳膊腿,这个家就彻底毁了。“再想想办法,万一治好了,这个家就有希望了。”王保良又找到杨洪波,与齐合升交流了两个多小时,定下了做手术的意见。

“王书记,齐合升的眼不但先天性发育不良、眼球震颤、高度近视,而且瞳孔与正常人的形状不一样,医院没有这种特殊形状的晶体,正常的晶体没法用,该怎么办?”对齐合升进行深入检查后,杨洪波打电话给王保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保良多方联系生产晶体的厂家,为齐合升专门定制了晶体。2019年春节前,齐合升进行了手术。

“王书记,刚才护士用手电筒照,我看不到光,啥也看不见……”手术三天后,王保良接到齐合升的电话犹如五雷轰顶。“好事办成了坏事,如果齐合升的眼失明了,以后这个家庭怎么过?”王保良立即找杨洪波对齐合升进行仔细检查,检查结果认为是齐合升的心理原因造成的,“意外”终于解除了。

当第一次看到15岁的女儿长什么样,齐合升笑了,他女儿也高兴地流下眼泪。出院后,齐合升能自己放羊,自己骑车去集市了,妻子也能在家歇歇脚了;他儿子在外地打工也安心了,还谈了女朋友;他家里养羊增加到30只,家里也变得整洁了,生活有条不紊,整个家有了新的希望。

“咱村里如果谁生病了,只要想找哪个医院哪个医生看病,我给你们联系,请放心。”王保良向村民承诺。近年来,村里某某妻子的双眼白内障治好了、某某妻子的腰椎骨折治好了、某某的腿病治好了、某某的结核病正确诊断了等消息不断传来。村里的卫生室也重新建了起来,村民就医有了保障。“多亏了有王书记来咱村扶贫,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2019年春节前,该村30余名村民自发到村室送锦旗表示感谢。

谷爱素 程正锋

2020-11-03 ——记濮阳县卫健委驻习城乡魏寨村第一书记王保良 1 1 濮阳日报 c70228.html 1 治“病根” 拔“穷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