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打好“信息牌” 调解“百家事”

本报讯 (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赵志杰) 截至11月20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共接待各类政策、法规咨询1.8万余人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941件,结案299件,调解成功604件,调解成功率64%,法定时效内结案率96%。

这份沉甸甸的数据,折射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民服务的情怀和干事创业的担当。今年以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秉承“互联网+调解仲裁”理念,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运用为驱动,以信息化应用为牵引,积极打造涵盖案件办理、仲裁服务和人员管理的调解仲裁多维交互管理服务系统,并在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全面推行,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通过调解仲裁多维交互管理服务系统,可实现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流程的全程监控,不仅提高了仲裁工作快立、快审、快调、快裁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保证仲裁程序及办理时间的每个细节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效能的同时,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还着重从优化工作作风、畅通维权渠道等方面入手,严格落实劳动关系预测预警、首问首接服务责任制、劳动争议仲裁风险告知等机制,及时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营造稳定的劳动关系。

此外,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对劳动关系运行关键指标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并与就业、社保等大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准确把握劳动关系运行态势。加大与工会组织的合作力度,推进用人单位普遍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调解机制,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劳动关系风险。强化调、裁、审有机衔接,畅通重大集体争议绿色通道,切实将矛盾调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

2020-11-24 1 1 濮阳日报 c71082.html 1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打好“信息牌” 调解“百家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