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晚上睡觉总感觉心静不下来,现在每天听着睡前故事入睡,我感觉很踏实、很温暖。而且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下,我的心胸更加开阔,写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11月27日,提起睡前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濮阳县梁庄镇新星小学住校生任小雨开心地说。
任小雨口中的睡前故事其实是濮阳善客助学中心(简称濮阳善客)和北京歌路营基金会共同创新实施的“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在乡村寄宿制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和安装在宿舍的小喇叭,为住校生提供每晚15分钟左右的睡前故事。
说起实施该项目的初衷,濮阳善客团队发起人、省优秀志愿者杨天飞说,他在多年调查走访中发现,濮阳县乡村学校寄宿学生有近3万名,因长期离家住校,容易出现情绪低沉、孤独感强烈等情绪,并存在知识视野狭窄、夜晚入睡困难等问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乡村莘莘学子解难纾困,了解到这个现状后,就想为这些寄宿在学校的孩子做点什么。”为此,濮阳善客对濮阳县乡村寄宿学校进行了多次走访,并通过网络和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开展多方沟通咨询,最终于2019年5月,正式对接了北京歌路营基金会“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是根据农村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由专业少儿编辑、教育心理工作者和播音主持人开发、录制了1001个故事,包含有文学艺术、科技前沿、寓言童话、爱的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多方面的内容,每天用一个睡前故事,陪伴离家住校的孩子们安然入睡,并以不说教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联系学校、沟通协调、安装设备,在濮阳善客的积极努力下,2019年6月,“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在濮阳县6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启动推广。为了保障此项目的正常运行,善客团队在每所学校派2至3名志愿者专职负责项目申报引导、指导安装、播放器使用培训、学校社群运营等。志愿者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该公益项目在第一批学校运行后,得到了很多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和广泛点赞。截至目前,“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已在濮阳县乡镇的46所中小学校落地开花,近2万名农村寄宿学生已经普遍受益。
本报记者 樊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