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末、庚子春,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援鄂医疗队听从召唤、白衣执甲,与武汉人民肩并肩战斗、同新冠病毒面对面较量,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把龙都儿女的好品质、好作风留在了江城。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接到组建援鄂重症医疗队预备队的通知。当时我爱人已进入备产状态,预产期是1月31日,正是需要照顾与陪伴的时候,但作为党培养多年的战士,此时不能挺身而出岂不愧对党的培养。有国才有家,只有“大家”能平安,我们的“小家”才能幸福,于是我第一时间主动请战。
2月2日傍晚,我们抵达武汉。次日凌晨,我的网红小宝宝顺利出生了,心里悬着的石头也终于平安落地,更能安心在一线抗击疫情了。初到武汉,我们克服先期防疫物资不足、生活保障困难等重重困难,为拯救每一位患者日夜奋战;由于害怕工作期间上厕所浪费防护服,我们只有少喝水、不喝水;没有热饭,就凑合着吃泡面;早期,队员们都饱受口腔溃疡等疾病困扰;由于防护物资紧缺,外科手套不够就多戴薄膜手套,N95口罩不够就带外科口罩,帽子、鞋套不够就用浴帽,虽然防护不够感染风险会增加,但一想到隔离病房的患者需要救治,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克服。
记得开放病区时,患者通道的门刚一打开,门外的患者就拼命往里挤,仿佛能挤进来就捡了一条命。最难忘我第一次进隔离病区去患者通道接住院病人的情景,打开门就看到一辆轮椅堵在前面,轮椅后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喧嚣的早市一般。轮椅上坐着一位气喘吁吁的老人,推轮椅的家属说:“医生,快救救我父亲吧,快不行了。”当时,老人已经意识不清,口唇发绀,呼吸浅快。我们快速判断病情已危及生命,随即迅速把患者转移到病床,给予心电监护。监护显示血氧极差、心率快、血压低,处于休克状态。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我们迅速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由于身穿防护服行动不便,每个动作都需要付出平时几倍的努力,护目镜跟防护屏雾气蒙蒙的,高流量及无创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只能从护目镜及防护屏上凝结的水珠滑落处斜眼观看。满负荷抢救了一个多小时,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当我们安稳下来,顿时就觉得防护服里的我们如同凉水洗过一样,浑身湿漉漉、凉飕飕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上级领导指挥下,在医疗队全体队员积极配合下,我们切实担负起市委、市政府和龙乡人民赋予的光荣责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经过近2个月的坚守与拼搏,所在病区共收治70例重症患者,治愈出院57人,出院病人零复发,医疗队员零感染,彰显了濮阳儿女的时代风采,赢得了武汉人民的高度赞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迎难而上尽展党员担当。让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迎接新挑战、不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