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我市奋力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暨产业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风正潮平好行船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高标准建设公用工程

纵观世界各大化工园区的发展脉络,主要分为三大阶段:大开发、大运营和大创新。大开发阶段,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公用工程投资,大型化工项目纷纷落地。大运营阶段,随着入驻企业的厂区建设基本完成,企业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园区产能大幅提升。大创新阶段,企业产能稳定,园区发展逐渐步入平稳期,企业和园区重点谋求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站在历史的航船上看,随着海尔希、浩森生物、三棵树等行业巨头的陆续落地,丰利石化、君恒生物、盛源石化等本土企业的快速腾飞,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已经基本走完大开发阶段,现正处在大运营的黄金时期,并以势不可挡之势向着大创新阔步前进。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位于市城区东部,沿黄河路一字排开,自西向东可分为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市化工产业集聚区、濮王精细化工园区、濮州化工工业园区4个园区。园区之间纵横路网互联互通、公用工程共建共享、化工产业相辅相成,如果说化工基地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4个园区则为枝叶繁茂的树干,蓬勃发展的企业就是姹紫嫣红的花朵。近年来,化工基地抢抓先机,统筹谋划,重点建设热电联供、工业气体供应、天然气供应、污水处理、公共管廊、固危废处理、公共研发等公用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0年是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建设的“突破年”,化工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谋划实施了99个重点项目(22个基础设施工程、24个公用工程、53个产业项目),实现了基础设施、公用工程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加快24个公用工程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供水、供热、供电、管网、管廊等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23.8亿元,豫能蒸汽管网等3个项目已建成投用,濮润热电背压机组等14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整体来看,“突破年”里的化工基地,全面建设日新月异,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绿色循环发展日臻完善,“雁阵”效应逐步形成,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着眼长远规划 提高支撑能力

超前谋划公用工程。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公用工程作为项目的支撑,是化工基地的源头活水。化工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坚持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谋划,领导直接抓,大员齐上阵,凝聚了民心共识,汇聚了强大力量。人民群众的期盼,领导干部的责任,企业发展的活力,都是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发展的不竭动力。化工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积极协调成员单位、市直部门、相关县区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公用工程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专家意见、社会期盼、企业所想充分吸纳到长远规划中来,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规划。截至10月底,化工基地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及供水、污水、物流、公共管廊等各项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加快推进。

不断增强支撑能力。按照“项目建设到哪里,公用工程先行建设到哪里”的思路,化工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协调推进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产业项目搭桥铺路。目前,化工基地气化岛项目可研报告和节能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濮阳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濮阳万众电力有限公司等,项目可研初稿已编制完成;工业园区专用污水处理厂获批7000万专项债,正加快建设;供水项目加快推进,中原油田濮城加压站提升改造即将完成,濮阳县已完成供水管道敷设,范县正在推进供水管网前期工作;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公共管廊建成194套;氢能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完成了双入库;危化物流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打造重点工程  倾力龙头引领

气化岛打通发展“任督二脉”。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化工产业链条已日趋完善,涵盖了上游炼化一体、中游基础化工原料、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等。截至10月底,化工基地内现有企业用氢总量3.67万Nm3/h,预计5年后用氢总量将超过30万Nm3/h。企业现有用氢均为自制,成本较高,工业气体保障越来越成为制约化工基地发展的瓶颈。各单位大力配合,工业园区积极落实属地责任,喜讯频传:7月,80万吨/年煤炭指标获批;9月,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公用气体保障中心(气化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10月,气化岛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库;11月,项目节能报告通过专家评审,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气化岛项目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制氢,配套后续净化和提纯技术,能够为化工基地企业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氢气,将大大助力化工基地谋划建设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产业研发中心、加氢站等项目,加快氢燃料电池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我市石化产业链,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无水港助力企业通江达海。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深入贯彻开放活市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日照港台前无水港无疑就是领头雁。立足于区位、交通、产业、政策等优势,台前县规划建设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日照港台前无水港(石化能源物流园),把日照港的口岸服务延伸到台前周边进出口终端客户,成为河南省“一带一路”出海新通道。日照港台前无水港已于2019年7月18日正式挂牌,将于2021年3月份启动运营,预计“十四五”期间形成年中转交割1000万吨石化能源产品的规模,交易额达500亿元,带动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突破1000亿元。日照港台前无水港先后与日照港集团、中石化华北销售公司、中石油河南销售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石化能源物流园、区域石化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区域油品分拨中心。作为濮阳新型化工基地的开放前沿,日照港台前无水港倾力打造豫鲁交界专业化现代物流体系,辐射周边鲁西化工基地、东明石化基地。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蓄积了大量能量的化工基地必将实现新的腾飞。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陈志强 王晓慧

2020-12-10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高标准建设公用工程 我市奋力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暨产业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1 1 濮阳日报 c71818.html 1 风正潮平好行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