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2月12日电 12日,《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在上海发布,旨在为全国的学校、家庭、社区提供一整套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强身健体策略。
方案研制团队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党委书记汪晓赞领衔。研制团队基于世卫组织的最新调研结果发现,在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堪忧,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体质问题愈发严重,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攀升。
方案给出具体行动指南,例如,实施优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每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要在75%以上,运动强度达到心率140~160次/分钟。每节课的运动技能练习时间为20分钟左右,体能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彻底改变体育课不出汗、不对抗的顽疾。学生每天在校内参与不少于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营造浓郁的“活力校园”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教职工每周累计参与不少于18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