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适时镇压 防冻保苗
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可在越冬期适墒进行1~2次镇压,通过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等方法,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以利于提墒保温,保苗越冬。冬季镇压要在土壤封冻前的晴天中午至16时之前进行,避免在地表过湿、土壤结冰封冻时镇压。
要浇好越冬水 保苗越冬
足墒播种的小麦,整地质量好、土壤墒情充足,可以不浇越冬水。保墒能力差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差的地块,适时浇好越冬水,踏实土壤,防止冬春冻害。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可在12月中旬浇越冬水,促进麦苗生长。壮苗麦田,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夜冻昼消时浇越冬水,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避免土壤裂缝,灭除麦田杂草。
要分类施策 促弱控旺
稠旺苗和一类苗,以化学控旺为主,选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按规定要求兑水,混匀后喷雾,或使用矮壮素、缩节胺等化控药剂控制小麦旺长。二类苗要促控结合,可结合越冬水亩施5~7公斤尿素,也可用镇压器械镇压1~2次,既可控旺长,又可踏实土壤,防透风、防冻害。对生长量不足的弱苗田块,可结合越冬水亩施10公斤尿素,促进麦苗生长。
要加强监测 绿色防控
做好条锈病、茎基腐病,金针虫、蛴螬等常发、重发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治、联防联治。要精准用药,绿色防控。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后,选择晴好天气于10时至16时,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要预防春季冻害 做到及时补救
春季小麦拔节前后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春季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