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7月,南乐县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被确定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作来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全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建设工作,做到路通、站通、车通,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美好愿望基本得到实现。
南乐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县政府专题会,部署“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建设工作,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研究出台扶持政策,扶持力度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机制。
合理编制客运网络。在已有农村客运网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农村客运专项普查,对城乡客运线路及通村客运线路进行勘查、核实、调整,对新增的营运线路,联合公安、应急管理部门进行逐条勘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通达性。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编制了《南乐县农村客运网络规划》,共设置了8条公交线路、19条农村客运线路。客运网络布局已覆盖全县12个乡镇321个行政村,其中通班车行政村259个、通公交或公交延伸行政村62个,实现了城乡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比例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南乐县现有农村客运线路途径的道路路段,路基和路面宽度均已满足通行要求。农村客运线路途径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要路段已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设置安防设施。投资700多万元,在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合理设置候车亭或停车站(牌)170个。所有站亭与站牌都标示了通客车线路、班次、发车时间、服务监督电话等相关信息。
强化服务监督管理。根据“村村通客车”的工作实际,通过听取农村出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联合农村客运经营企业编制了《南乐县运输服务质量管理规定》,建立了农村客运服务质量评定机制,并要求农村客运经营企业统一农村客运服务标准,落实普遍服务义务,及时处理、反馈乘客的投诉和建议,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文明的出行环境。同时,先后出台了《南乐县农村客运安全监管办法》《南乐县农村客运安全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生产文件,并制订了应急预案;农村客运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都建立了人员档案,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建立台账;125辆农村客运经营车辆都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要求,建立了车辆运营管理台账,并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既保障了农村客运经营车辆的安全运营,也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提升科技监管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村客运融合发展,县财政投入37万元,建设农村客运信息化服务平台,为125辆农村客运经营车辆加装智能监控终端,实现智能监控全覆盖,并开通交通微信公众号,提供线路信息查询、约车包车、投诉建议功能。
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提升“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建设成果,注重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是大力推广新能源客车。按照市政府关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要求,将经营期限届满的农村客运经营车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客车,逐步实现农村客运班车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100%。
二是加快农村客运集约化经营。以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客运集约化经营,整合客运市场,鼓励现有客运企业进行合并,力争实现“一县一网一公司”。(本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