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工业园区新闻

立足新起点 乘势绘宏图

——濮阳工业园区“十四五”规划系列解读之一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濮阳工业园区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科学谋划“十四五”,突出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布局,科学推进工业园区统筹发展,对巩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加快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濮阳工业园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发展位势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现代园区、平安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富强园区、美丽园区、幸福园区;与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四五”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产业发展实现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一体化、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打造“三区三园”(化工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中国·绿色涂料产业园、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和东部物流园),建成1个300亿元化工产业集群、1个1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1个1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2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园中园”,中国·绿色涂料产业园超200亿元,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超120亿元;为全市千亿产业集群做出突出贡献;争创全省30强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30年,产值再增加300亿元。

“双招双引”迈出新步伐。聚焦主导产业,重点招引和培育行业龙头,落地10至15个头部企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高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聚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工中试基地建成,孵化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产业项目。

生态文明实现新突破。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突出绿色化、循环化发展,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打造绿色工业示范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全区人民高质量就业,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倍增。

战略定位

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将工业园区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化工园区、全国知名的绿色涂料专业园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循环示范区、区划边缘变区域枢纽和开放前沿的标杆引领区。

战略重点

着力完善园区功能。在产业集群培育中,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式、闭环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同时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石化物流仓储、检验检测、商贸服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以企业创新、载体创新、高端人才招引等为抓手,提升创新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催生新的增长点。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以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为引导,协调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同步平衡发展。

着力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健全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应用智能化管理等科技手段,提升园区应急管理水平,建设安全工业园区。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迁村并居,持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1-02-04 ——濮阳工业园区“十四五”规划系列解读之一 1 1 濮阳日报 c75420.html 1 立足新起点 乘势绘宏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