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从前的军旅生涯,还是现在平凡的岗位,爸爸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简短的一句话,孩子杨雪对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父亲杨少民作了最佳诠释。
1986年至2005年,杨少民在解放军某部服役,少校军衔。由于军事素质过硬,1990年,他被保送到大连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1987年,大兴安岭扑火、1997年联合军事演习、1998年抗洪抢险,他带领战士冲锋在前,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连长、优秀基层带兵人,他所带领的连队连续4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军事训练先进连。
2005年,杨少民转业到市公用事业局,并于2012年受命接过“老李服务热线”的重担。为了让百姓熟知的“老李服务热线”反应更灵、处置更快,他充分发挥部队的优良传统,以“向我看齐”“跟我上”的工作作风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他的日历里从来没有星期天,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为保障市民节假日期间用水、用气、用暖通畅,杨少民连续7年大年三十在维修现场度过。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他忙碌的时刻。为排除市民生活用水故障,他曾连续30个小时坚守一线指挥抢险;为消除用气故障,他冒着生命危险处理过严重的燃气泄漏事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2017年6月,正值全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期,他顾不上照顾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每天坚持带领热线队员在大街小巷排查隐患。
与此同时,杨少民带领团队实行培训零缝隙、生产零事故、维修零时差、服务零距离、差错零容忍管理机制,将热线服务向8小时外、向社区、向用户家中延伸,推行温情服务,对老弱病残来电,建立帮扶档案。几年来,“老李服务热线”已在全市315个社区和252个繁华路段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20户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帮扶,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专业化向亲情化服务的转变。
在杨少民的示范带领下,“老李服务热线”为14.4万个家庭提供了上门水、气、暖义务维修服务,解答群众咨询21.8万余次,电话处置率、处置及时率100%,连续7年用户满意率保持在98%,热线被市民亲切地称为解决难题的“及时雨”、方便生活的“连心线”,并相继获得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住建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杨少民也相继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李全芳式先进个人、“五一”劳动模范、省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业道德楷模、2018年度“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河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王敬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