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农历牛年立春这天,风和日丽,大地回暖,濮阳县梨园乡殷庄村处处洋溢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人们洒扫庭除、张灯结彩,悬挂年画、喜领春联。尽管春节年年过,但今年不与往年同。令殷庄人特别高兴的一件事是,他们每家每户都从村委会领到了一副独具自家特色的春联。这春联是市委市政府督察局派驻殷庄村第一书记刘洪伟为全村干部群众量身定做、精心撰写的,人们称之为靶向祝福。作为见证人和受益人,他们深知,这一家一联的背后,都有一个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故事。
一
殷庄村小,只有600口人,与母亲河黄河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华里,是一个典型的落河村。所谓落河村,顾名思义就是,黄河一发水,人们虽可以匆忙逃难,但赖以安身立命的村子却扛不走也搬不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淹没。等水退去,人们再扶老携幼地回来,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因自然灾害严重,故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曾一度超过200多人。但那毕竟是过去时了,如今的殷庄人,已和全国人民一道,用力推开了小康社会的大门。
在村子南头的一家院门前,66岁的殷中修老汉正在品味他领到的春联,看上去还墨迹未干:“金融扶贫及时雨,规模养殖收入丰。共奔小康。”他笑着告诉记者,他这副春联大有来头,写到点子上了哩。
殷中修儿子7岁时不慎烧伤,落下终身残疾,至今没有劳动能力;7年前,他妻子突发脑梗死,从此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说,说话也吐字不清了。一边是残疾的儿子,一边是瘫痪的妻子,他们的饮食起居,都要他一个人伺候,数年如一日。但殷中修没一句怨言,把妻子儿子都养得白白胖胖不说,还起早贪黑地养了几头牛,还清了这些年为给妻子儿子看病欠下的巨额债务。去年春天,刘洪伟去他家走访时得知,他希望多养几头牛,好多挣点钱攒点钱,早一天治好母子俩的病。可惜银行的人担心他偿还不起,不肯贷款。
从殷中修家出来,刘洪伟即着手协调申请扶贫贴息贷款事宜,自己出面为他做担保人,成功为他争取了5万元贷款。现在,殷中修养了大小20多头牛,实现了从零星养殖到规模养殖的跨越,已成为殷庄村选树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二
刚从外面打工回来的村民张柱,也领到了一副非他莫属的春联:“改龄见证法治进程,新生拥抱明媚阳光。实事求是。”
张柱的故事说来话长。自1985年国家推行居民身份证制度起,他的年龄就登记错了。原本1962年出生的他,身份证年龄却显示为1971年的人,几乎差了10岁。这样的年龄差距,青壮年时还好说,一旦年近花甲,差别就大了。他身材瘦小,再加上满面沧桑,外出务工时,人家觉得他不实诚,故意隐瞒年龄,懒得留用,而他在村里又无法按实际年龄尽早得到相关救助。错不在他,却要他背负错的结果,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刘洪伟决定为他讨个说法。
乡派出所户籍民警说,张柱户籍原底册找不到,现在全国户籍上网,白纸黑字在那里写着,已无更改的可能性。刘洪伟又到县公安局去说明情况,答复依然是证据不足,无法启动更改程序。一个人年龄误差三五岁,面相上也许不明显,差10岁,那是凭第一感觉就能分辨出来的。而且,村里跟他一起长大的同龄人,以及骨龄、齿龄等技术检测结果也都可以为其作证。刘洪伟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信奉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只要坚持原则,就一定能为一个本身无错的农民伸张公平正义。从县公安局出来,他马不停蹄地跑到市公安局,向有关领导汇报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再次表示他本人愿意为此事承担一切风险。可能是他这股认真劲儿感动了领导吧,在补充调查和完善证人证言后,终于为张柱更改了年龄。
有了新的身份证,张柱仿佛获得新生,再去外面务工就理直气壮多了。去年秋天,他在市里谋得一份看守建筑工地的保安工作。活儿不累,但挣钱不少,重要的是,再没人说他不实诚了。展示过对联,张柱又向记者展示他的新身份证。这是他最心爱的宝贝,一天到晚地揣在身上。“俺真没想到,”张柱唏嘘出声说,“有生之年还能活回真实的自己。”
三
拿到春联的群众都喜滋滋地回家去了,而村委会大院里还有等着认领春联的人,一边围观一边击节拍腿地品评,说这一副字写得带劲,那一副词儿用得贴切。“能不好吗,”正在一旁帮刘洪伟展纸研磨的殷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九连说,“咱刘书记可是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哩。”
正说笑间,一个摇着轮椅的青年农民从外面赶来,笑呵呵地说:“刘书记,有我的春联没,给我写的啥?”
他叫殷顺涛,今年36岁。29岁那年,他在青岛一建筑工地务工时被一重物击中,落下终身残疾。从那以后,他的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妻子离他而去,撇下他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刘洪伟第一次去他家入户走访的时候,发现他屋里潮湿阴暗,空气也不好。他则蜷缩在轮椅里,瘦得皮包骨头不说,还垂头丧气。尽管刘洪伟告诉他,一定会想办法帮他脱贫致富,他也只是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似乎随着劳动能力的失去,说话的兴趣也没有了。
刘洪伟清楚,一个人年纪轻轻就遭受这样的变故,话不必多说,关键是行动,要让他亲眼看到党和政府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为了帮他从黑屋子里走出来,重树生活信心,刘洪伟先是为殷顺涛父亲争取了一个护理公益岗名额,每月有500元补助,又帮助他把荒废的院落清理出来,种上蔬菜瓜果,发展庭院经济。接着,聘任他为村里的信息录入员,送他去市里的电商学校学习。现在的殷顺涛,生活充实,阳光开朗,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没少把村里养的黄河鲤鱼等土特产品卖到天南地北去,天天有说有笑。轮椅上坐着的,再不是那个无精打采的残疾人,而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一个踌躇满志的邻家兄弟。
殷顺涛已是村人心目中的殷庄形象代言人,每天都在创造可观的价值。所以,他一来,大家闪开的闪开,问候的问候,推轮椅的推轮椅,无不刮目相看。刘洪伟也赶忙迎过来说:“咋会少了你这个小兄弟的。我刚才还想写完这一批就给你送去呢,快看看我给你写的啥。”
说着就要去找,李九连早帮他拿出来了,只见红纸黑字写得分明:“拿手奔跑路子广,用脑挣钱天地宽。身残志坚。”
“哎呀,”殷顺涛喜极而泣,抹把泪说,“可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四
村委会的门楼高,需要贴在这里的春联不仅句子长,也明显用墨更饱满,力透纸背:“一元复始,村别贫困户家家庆,每个人都了不起;万象更新,党领新征程岁岁春,所有仗全打得赢。黄河儿女,扬帆远航。”
连日来,刘洪伟已自编自撰了300多副春联,每一副都不重样,每一副都意味深长。所需笔墨纸砚,则是他自费张罗的。问起初衷,刘洪伟告诉记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而牛年春节则是殷庄这个深度贫困村集体过上小康生活后过的第一个春节,意义非常重大,影响也必将深远。“所以,”刘洪伟说,“我想用春联这一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纪念并见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峥嵘岁月,期待并祝愿殷庄干部群众迎来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从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到一家一联靶向祝福,是对昨天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明天的美好展望。明天就是小年,牛年春节已举目在望。没有比节气更不负年华的了。当日春讯萌动,母亲河传来冰凌融化后的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