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杨青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我市将通过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应用创新,建成1400个5G基站,实施10个5G场景应用项目等,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在市人大代表虎威看来,5G作为新基建之首,同工业互联网一起,是支撑新一轮产业变革升级的关键基础。作为本地最大的基础电信企业,近年来,濮阳移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加快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5G建设上,率先在省内实现5G独立组网的开通(SA独立组网),实现了县城区以上连续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及部分重点乡镇的覆盖。在光纤宽带、物联网发展上,建设有线宽带端口近130万个,重点区域具备千兆接入能力;物联网NB站点实现了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及部分农村的覆盖。在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上,努力发挥“新基建”的“头雁作用”,承建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能够满足濮阳当前及未来10年发展所需的云计算服务能力。
“目前,濮阳移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已在全市多个行业、多个领域渐次落地,发挥了‘乘数效应’、打破了传统壁垒,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虎威表示。
然而,作为跨领域、跨行业的新生态,我市5G+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社会和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为此,虎威建议,首先要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平台+专业运维和运营”建设模式,搭建全市统一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大数据一台统管、工业互联网应用一键下载,助力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同时,积极搭建5G+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圈,汇集各行业领先的科技企业,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打通生态链中的企业主体、供给、支撑等各方之间的有效连接,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聚焦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基材料等“三大三专四新”支柱产业,遴选一批大型支柱企业进行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改造,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点带面,带动行业提升。尤其,对于化工产业,加大创新5G数据采集、5G智能安防、5G预测性维护等化工行业典型应用,形成濮阳5G+工业互联网化工行业应用示范库。
“接下来,濮阳移动将继续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全力加速‘新基建’建设步伐和模式创新,积极提供可推广的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为推动我市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加快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步伐贡献积极力量。”虎威表示。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胡艳军 王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