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是农业大省,我市又是省粮食核心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要有新担当新作为。”2月27日,市政协委员高卫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高卫红表示,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守耕地红线,着力加强耕地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6.4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2.61万亩,连续19年实现了占补平衡。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高卫红说,尽管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目前仍然存在制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短板和因素,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有待加强,非规模化经营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的提高;信贷支持明显不足,制约了相关企业发展壮大;财政补贴有待完善,实际耕种土地的种粮大户未获得补贴,影响积极性。
高卫红建议:一是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强化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和流转农户利益不受损害;二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多措并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大财政金融风险补偿金的考核运用;三是通过组建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培育市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础,在‘六稳’‘六保’任务中处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高卫红说。本报记者 史式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