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群的微信名叫“朔村好运来”,但在2017年之前,他和朔村并无交集。自从被派到濮阳县柳屯镇朔村任第一书记后,他打心眼里将自己看成朔村人,全心全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刘来群和全村群众的努力下,朔村成功脱贫。因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群众亲切地称他“三牛书记”。
孺子牛:建基础设施惠及全村群众
2017年,在濮阳县烟草局任市场监管队队长的刘来群,被单位派到柳屯镇朔村任第一书记。
在刘来群看来,柳屯镇是全国百强乡镇,朔村肯定不会落后到哪里去。但到朔村报到后,他才知道自己错了。刘来群去朔村报到时是个下雨天,外出的村民裤腿上、鞋底上全沾满了泥。到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贫困户家中走访调查后,大家都对修路望眼欲穿。
但修路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呢?村里没产业,村集体没收入,拿不出钱。无奈之下,刘来群决定自己去筹钱。他连夜就朔村的道路现状写了一份报告,第二天一早先去县政府扶贫办申请资金,又去单位找领导,晚上回到村里完善申请资料。一连好几天,他都奔波在政府、单位、扶贫村之间。努力没有白费,他先后申请到300万元资金,分4次为村里修路15020平方米,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担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
路修好后,刘来群又犯了愁:村里没路灯,晚上黑灯瞎火,群众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他又四处奔走,为村里安装了79盏太阳能路灯。此后,他又筹措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现在一到晚上,村里灯火通明,很多村民吃过晚饭后便到文化广场跳舞、健身。
拓荒牛:引进产业促全村致富
朔村是个大村,全村共有18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5人,贫困户数量居柳屯镇第三位。刘来群寻思,要想彻底脱贫,光靠国家救助是不行的,归根到底得有产业。
为此,刘来群与村委会其他成员商议后,引进了聚能深冷化工项目。但是,村民并不支持,认为化工产业污染重,抵制该项目在朔村落地。为此,刘来群挨家挨户解释,聚能深冷化工项目是政府引进的扶贫项目,不会污染水源和耕地。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最终争取到了村民支持。2018年,该项目成功落地。如今,该项目已正常运行,村民也实现了不离家就能打工挣钱的愿望。
老黄牛:带群众脱贫更要带村庄振兴
朔村有35户贫困户,贫困原因各有不同。但无论哪种原因,对刘来群来说都一样,因为他坚定地认为“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80余岁的张保老人是五保户,长期靠邻居照顾。刘来群无数次到张保家里,劝说张保住进政府开办的养老院里,但张保就是不愿意。刘来群了解到,照顾张保的邻居本身也不富裕。于是,他想方设法帮邻居申请了公益岗。邻居有了收入,也能更好地照顾张保了。刘来群把张保当亲戚,经常去看望张保,逢年过节也会带着慰问品去慰问张保。
村民黄某某的父亲70余岁,母亲50余岁,身体都不好。黄某某人比较老实,家里没有挣钱门路。如何帮黄某某脱贫?刘来群动了心思:如果能帮黄某某找个工作,不就可以养活全家了吗?刘来群前往县人社局寻求帮助,在县人社局的帮忙下,黄某某前往江苏昆山打工,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家庭状况得到彻底改变。
转眼间,刘来群担任朔村第一书记已有三年多了。三年来,朔村不仅脱了贫,而且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来群被河南省烟草专卖局评为系统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驻村工作非常辛苦,有人劝刘来群见好就收,回来继续当自己的监管队队长,但刘来群不愿意:“几年来,我和朔村已经融为一体,国家现在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只要组织同意,我愿意继续留在朔村,带领朔村群众一起振兴。”
这位“三牛书记”,原来还是个“老犟牛”啊!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曹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