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华龙区召开区委三届十一次全会、区委经济工作会暨全区三级干部会议,表彰2020年全区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代表,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继续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扑下身子加油干、撸起袖子抓落实、久久为功谋发展,在踏进“十四五”新征程之际,凝全区之智,聚全区之力,秉承“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知责奋进,勇于担当,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龙、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华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以奋斗 姿态交出高质量答卷
回首过去的2020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0年,华龙区严格织密织牢群防群控网,全面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0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疾控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
2020年,华龙区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经济复苏增长按下“快进键”,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68亿元,增长0.3%,总量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2.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27.8元,增长4.5%,总量、增速分别居全市第1位、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亿元,税比为85.9%。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31.6∶66.9,城镇化率达到96.27%。
2020年,华龙区精准施策,标本兼治,打赢了三大攻坚战,37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全区PM10、PM2.5指标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增”;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63亿元,建成全省首家区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荣获全市第1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20年,华龙区强化支撑,加速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8%,实施“三大改造”项目41个,天地人环保入选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企业;新增、改造商业开发面积40万平方米,成功举办油菜花节、牡丹文化节、农民丰收节,中原杂技博物馆成功创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
2020年,华龙区统筹兼顾,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城市综合提质项目90个,开工建设安置房26万平方米,棚改拆迁21万平方米,赵村、东干城等实现拆迁清零;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国家复审,节水型城市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获省政府批复用地1221亩,出让土地1424亩,总价突破3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岳村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
2020年,华龙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177个“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实现网办,114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全流程网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经验领跑全国,8个村实现分红超千万元,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荣获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濮阳海关、濮昇保税仓库高效运营,石油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科技创业园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放“助力贷”“复产贷”12.36亿元;创新发布《暖企十条》,现场发放“马上兑”奖补资金230余万元。
2020年,华龙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就业、社保、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顺利通过验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治理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以冲刺 姿态开启华龙新时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绘就的壮阔新蓝图让我们满怀憧憬。华龙区唯有只争朝夕,勠力同心,方能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坚定不移“2247”发展思路,即落实两个战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两个引领(“十四五”规划引领、党建引领),做强四大载体(濮东产业集聚区、濮东高铁片区、特色商业区、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突出七个重点(深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深化改革开放、巩固三大攻坚战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办好民生实事),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做表率。
一要把握预期目标。保态势。去年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向好、全面恢复态势,增长潜力正逐步释放,今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稳预期。聚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与“六稳”“六保”要求相一致,进一步强信心、惠民生、促发展。把方向。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不刻意追求过高目标,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留出空间,引导全区把发展重心聚焦到高质量发展。
二要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完善“六稳”“六保”举措,确保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发扬“一线工作法”,坚持弘扬“不怕啃硬骨头”的刚硬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坚持说了算、定了干,扎根基层一线,让问题在一线解决、任务在一线落实。
三要紧盯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坚守新发展理念、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从今年起对高质量发展排名次,实行“末位淘汰制”,开展“拔刺”行动,彻底消除一批妨碍高质量发展的“老大难”。
四要强化统筹兼顾。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死守、精准施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完善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监测帮扶机制,逐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要突出项目带动。坚持专班推进、领导分包、项目调度等有效机制,发挥首席服务员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持续谋划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项目,强化资金保障,树牢发展信心和大局观念,牢固树立“项目至上”理念,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支撑经济发展高质量。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工作中激扬牛气、发扬牛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以起步就冲刺的崭新姿态,以行行争第一的拼搏精神,奋力开拓华龙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气象,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