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里传来阵阵欢笑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民风质朴和谐……春回大地,万物竞发,孟轲大地吹响乡村振兴奋进的号角。华龙区孟轲乡是我市北扩东进战略的重要交会地,也是孟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活‘三农’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塑城乡关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孟轲乡党委书记刘爱玲谈起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夯基垒台” 吹响振兴号角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孟轲乡党委突出政治引领,增强大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任务的具体抓手,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骨干引领、人才引领、先锋引领“五大引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向乡村集聚,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注入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孟轲乡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该乡15个村全部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均实现组织意图,高质量实现“一降一升一强”,做到“三个确保”(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至少一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人员,至少一名妇女干部)。从党组织书记来看:平均年龄48.7岁,较上届下降2.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人,占比4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人,占比86.7%。从村“两委”班子来看:成员120人,平均年龄44.6岁,较上届下降5.1岁;35岁以下22人,占比18.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9人,占比32.5%,比上届提升178.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6人,占比80.0%,比上届提升31.5%;妇女干部19人,占比15.8%;新进班子成员35人,占比29.2%。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得到整体优化提升,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乡党委第一时间将新一届班子的思想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热情高涨,成员思想统一、资源合一、行动划一,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做强产业 鼓起农民腰包
壮大集体经济魏寨故事尤为精彩。目前,投资4500万元的魏寨商贸城项目已投入运营,年收益160余万元。魏寨村,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村落,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改变了村庄的面貌,实现了由贫穷落后、破屋土墙到高楼大厦、富裕时尚的华丽转身,由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
孟轲乡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提高集体经济实力,助力乡村振兴。首创“魏寨城中村改造模式”,将城中村改造新增的5160万元集体资产拿出4500万元,在东湖湾购置4000平方米商铺,年可实现租金收入160余万元。各村抢抓城中村改造历史机遇,加大力度、深挖潜力,李家村后铁炉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13栋安置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将在今年搬入新居,两村腾出的现有宅基地作为两村集体资产,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已提上日程。五村整合项目加速推进,改造安置补偿方案已获批复。
孟轲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乡村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魏寨村积极探索“居家式”创业就业增收路,把袜子生产环节“转”到家中,实现农民挣钱顾家两不误;李家村为破解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困境,经过前期考察和准备,创建村办粉条厂,目前已开工营业;后铁炉村在谋划大型环保汽车维修项目的同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依托,创办河南共创实业公司一期卷纸业加工厂,目前已运营投产。
扮靓容颜 让乡村更宜居
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绝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扎实稳步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20年以来,孟轲乡粉刷墙体17万余米,硬化道路1.4万米,铺设污水管道4038米,新增垃圾箱310个,清理河道、排水沟1.5万米,清理垃圾、杂物等1.8万立方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打造“环卫局+物业公司+村”卫生整治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高效率、全覆盖,“三夏”“三秋”秸秆禁烧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
铸魂育人 倡导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此,孟轲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建章立制、立体宣传、典型引领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村规民约,成立红白喜事委员会,提倡健康、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如:胡干城村为村民红白喜事用烟、用酒、用餐界定最高标准,免费为村民提供红白喜事所需音响及主持人,号召群众崇尚节俭,抵制大操大办的歪风邪气,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和开支;皮胶拐村有一支“只收掌声不收钱”的秧歌队,免费为结婚的新人表演秧歌,减少了烟花爆竹的环境污染和请乐队的铺张浪费;惠寨村村委会主任带领书法志愿服务队队员,每年的腊月廿六免费为村民写春联,在展现个人书法风采的同时,为村民送上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乡风净、民风淳、思想齐、干劲足,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为加快建设富强生态创新幸福新孟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孟轲乡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文化人、以文兴村,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实现了村村建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成立2~3支舞蹈队伍,连续4年奖励广场舞获奖队伍和参赛队伍,连续6年设置宣传文化先进村(居)奖项,在全乡两级干部会议上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打造孟子文化广场、孟子文化连廊、孟子文化网红墙等一批孟轲新名片,溯源文化历史,让乡村有“根”的深度,让乡村的“魂”有温度。
脱贫攻坚已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正扬帆起航。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相信担当敢为、勤劳务实、拼搏奋进的孟轲乡,一定能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乘风破浪,全面释放发展动能,铺展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福祉的生动图景,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