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

“未来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在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在外工作这么多年,最惦记的还是家乡父老乡亲,能为家乡做点事情,我很高兴。”3月11日,濮阳县梨园乡西孙集村返乡创业青年李洪江说。

37岁的李洪江在北京工作超过20年,2018年开始谋划返乡创业,去年流转土地1600亩,一期投资1000万元建设玫瑰鲜切花温室大棚27座,发展花卉种植产业。

谈到未来发展,李洪江说,“未来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在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我们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144座,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优化周边村庄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以花卉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目前,西孙集村超过100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月收入超过2000元。

濮阳县农村劳动力63.4万人,2020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41.4万人。该县通过强化舆论、资金、平台、技能支持,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为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像李洪江一样的在外“能人”返乡创业。

“在家门口办厂,主要是创业环境好,也能给乡亲们提供一个家门口就业的机会。”3月11日,海通乡东森产业园内,乔锁城村返乡创业青年李曙昌指挥工人装卸原材料时说。

今年41岁的李曙昌,高中毕业后便外出闯荡,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返乡创业,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在家乡一系列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驱动下,李曙昌于2018年返乡创办东森产业园,安排当地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还吸纳了大量贫困户通过金融小额贷款入股受益。

濮阳县把创业孵化园、扶贫车间、电子商务建设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的重要平台,多渠道促进创业就业。

近年来,濮阳县以助推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出发点,围绕农产品上行做文章,实现了农村电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品上行之路。

“农村电商创业成本低、参与性强,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返乡创业,实现了乡村人才回流,有力地破解了人才瓶颈制约难题。”该县商务局局长刘广勇说,“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载体、新动能,将有力推动农村原有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脱贫,我们不断把业务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把生产经营的‘阵地’从生产车间延伸到了电商直播间,积极探索电商工厂合一的发展新模式。” 李曙昌说。

为拓宽企业发展道路,东森产业园根据电商发展趋势,陆续投入1000万元,打造电商小镇,开创“实景+实体”“电商+新媒体”的企业新型发展模式,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和IP,通过社交媒体的赋能,为产业园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园区正在尝试推广电商直播员模式,利用自身资源为周边群众提供免费培训和货源,培养新型创业模式。

据统计,该县2020年新增返乡创业4446人,创办经营主体927个,个体工商户2747家,带动就业2万余人。截至今年2月,新增返乡创业463人,创办经营主体463个,个体工商户388家,带动就业952人,累计返乡创业人数17426人,带动就业70640人。

“坚持以事选人,选出了新活力、新气象”

“你瞅瞅,今年丝瓜苗长势不错,只要天气给力,肯定能赶上好行市。”3月11日,王称堌镇漫渡村顺丰农业园区的丝瓜大棚里,正管理丝瓜的脱贫户鲁喜仲说,能靠着种植丝瓜脱贫致富,最感激的人是村党支部书记王贵生。

几年前,王贵生率先在村里建起种植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甜瓜、丝瓜,生活日渐富裕。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丝瓜大棚越建越多,丝瓜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第一年就建起了29座丝瓜大棚。

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漫渡村还搞起了双孢菇种植业和鹌鹑养殖业。依托这些特色产业,村民每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目前,该村已发展鹌鹑养殖户26户,丝瓜大棚42座,双孢菇恒温大棚9座。村里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吸纳贫困群众入股分红,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濮阳县大力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头雁工程”,着力培养了一批“多想事、善谋事、敢揽事、勤跑事、能办事”的李连成式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县委、县政府把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治理和服务能力强、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作为村“两委”换届工作重要指标,“下深水”物色干部。

“我们坚持以事选人,围绕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突出发展村集体经济物色人选,优先考虑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其他致富项目带头人,共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5987人,有致富带富项目人数5652人,占比94.40%;有致富带富项目人数实现100%。全面完成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结构‘一升一降一强’目标,选出了新活力、新气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该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德杰介绍。

迎着冉冉日出,一片片生机涌动的田野、一个个整洁秀美的村庄、一家家忙碌的扶贫产业车间,不断释放着崭新的活力,化为跃动的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听旋律。 程正峰 谷爱素

2021-03-17 1 1 濮阳日报 c7748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