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办理完了,扫扫二维码,请您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州街道办事处娄店村,村民娄元森办完手续后在办事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扫一扫进入监督程序作出了评价。
“原来都跑到办事处办事,现在在大队里办事方便多了,很快就办理完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办事效率非常高,几分钟就能办好,很方便快捷。” 娄元森对现在业务办理的效率很是满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深入发展,大数据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大数据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融合,打造纪检监察信息化支撑平台,有效地推动信息化与监督工作的全方位融合,为纪检监察工作插上了一对科技的“翅膀”。
为进一步提高履职效能、强化日常监督,科学精准问责,促进示范区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质量,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采取信息化手段,搭载微信平台,在全区2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25家区直单位中搭建起阳光评廉系统。通过系统,群众在办完事后可以及时做出满意率打分并进行问题反映,确保服务在阳光下进行,切实保障群众话语权和监督权。为充分发挥系统实效,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还专门建立了日查看、月通报、年总结制度和问题反馈机制,压实压紧部门责任,确保服务质量不减,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
“廉政档案系统改变了过去廉政档案多头管理、零星分散、运用烦琐的状况,将档案查询、复函鉴定、组织关爱有机整合到一起,结合系统内自动生成、导出打印等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刘慧说。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职能,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还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信息技术,打造出廉政档案监督系统。系统实行一人一档制,将全区所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纳入监督范围,详细收录有关人员个人基本信息、问题线索处置、操办婚丧喜庆、因公出国(境)、上交礼品礼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民主(组织)生活会、请假休假外出培训等情况信息,实现廉情信息一目了然;系统还内设了“单位政治生态树”模块,以“树木”和“森林”作为界面元素,形象展现各单位问题线索反映情况和“四种形态”处理情况,帮助及时发现全区范围内存在的普遍及个性问题,为开展靶向整治和精准问责提供有力遵循。
示范区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工委副主任王芳表示,监督不是结束,问责不是目的。下一步,我们将以两个平台为抓手,充分发挥新科技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推动示范区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张格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