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凤鸣台前奏凯歌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大考答卷!脱贫攻坚主号角吹响以来,台前县6.28万名贫困群众全部高质量脱贫、绝对贫困实现“清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408元增至2020年的11494元,如期实现高质量摘帽,兑现了“坚决把贫困的帽子扔到黄河里”的庄严承诺,探索出了产业扶贫“台前模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这是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河南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河南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等相继在台前县召开,全国122个市、县先后到台前县学习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赴京参加原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精准扶贫培训班,受邀作题为《构建产业扶贫大格局 开辟脱贫致富新路子》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台前县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台前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俊海应邀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专题介绍建设扶贫车间、实施就业扶贫的经验和做法。今年2月25日,王俊海赴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八年的脱贫攻坚,使台前县实现由一个“三山一滩”国家级贫困县向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魅力新城的美丽“蝶变”!

困难大,决心更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号令一出,动若风发!

2016年新年伊始,台前县召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脱贫攻坚指挥部,县主要领导挂帅,身先士卒、一线指挥,县委常委、县级干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带头奔赴扶贫一线,包乡镇、包村、包户;全县9个乡镇、99个县直单位干部职工,以敢于亮剑的精神和勇气,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大会战,与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无缝对接,以实际行动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场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新一轮脱贫攻坚拉开战幕。

贫穷不可怕,关键在怎样战胜贫穷。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端,“两河(黄河、金堤河)三堤(临黄大堤、金堤河南小堤、北金堤)”的夹角地带,辖区总面积454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耕地面积27万亩,辖9个乡镇372个行政村。临黄大堤把台前县分为黄河滩区和北金堤滞洪区两部分。过去,黄河五年三漫滩,金堤河三年两内涝。“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年年有洪涝,岁岁闹饥荒”,曾是台前县农村的真实写照。台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主战场。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党和政府从未放弃过让台前脱贫致富的探索,不甘贫困宿命的台前人民从未停止过与贫困斗争的步伐。直到2016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后,该县仍有贫困村79个、贫困人口13548户41041人,成了再难啃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困难大,决心更大。决心来自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来自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来自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

“脱贫攻坚是政治、是民生、是大局,是贫困地区的头等大事,是必须如期高质量完成的硬任务。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两个确保’目标,锚定‘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深入推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1413’攻坚行动,‘转扶搬保救,光电教金险’,多措并举决战脱贫攻坚,落实战区作战、扶贫例会、‘周六扶贫日’等工作机制,构建了三级书记抓扶贫、部门联动攻坚、干部驻村帮扶的责任体系,汇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下足‘绣花’功夫,确保了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常奇民的话,掷地有声。

常奇民介绍,特别是去年以来,台前县坚持两个战役一起打,重点不转移、投入不减少、力度不下降、精力不分散,减存量、控变量、兴产业、抓就业、转作风,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复工复产,持续做好扶贫产业发展文章,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胜利”。(下转第二版)

2021-03-24 1 1 濮阳日报 c77815.html 1 凤鸣台前奏凯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