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物阜民丰铺锦绣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千年梦想,一朝梦圆。在这伟大的历史性时刻驻足回望,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中,清丰实践的每一个脚印都凝聚着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了美好和希望。

8年来,清丰县上下同心发力、战天斗地,成立15个硬仗指挥部,派驻233名第一书记,50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脱贫攻坚责任组,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以大干实干苦干谱写了壮丽的脱贫史诗。

8年来,清丰县以超常力度和过硬举措,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以产业发展全覆盖为目标,形成了食用菌、红薯、辣椒、家具等多管齐下的产业扶贫格局,空前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8年来,清丰县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实现13176户41271人全部脱贫,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摘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脱贫答卷,兑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如今,当春风又来、万物焕新,站上新起点的清丰大地,片片连着新村的沃野、条条连着产业的路网,连同70余万清丰儿女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奋进,交织成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的壮阔行进。

与贫困挥手告别

长期以来,清丰县虽未戴上贫困县的帽子,但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176户41271人,贫困发生率6.08%。同时,由于是传统农业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有效的产业脱贫途径较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纵使荆棘载途、千沟万壑,勇毅的行动总会跨越一道道关口,蹚出一条条幸福路——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将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上率下成立双组长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立15个硬仗指挥部,由分管县领导任指挥长,协调推进专项工作;在全县79个贫困村和贫困户超20户的非贫困村派驻233名第一书记,在全县50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脱贫攻坚责任组,推动脱贫攻坚结出丰硕成果。

在这场脱贫攻坚中,最强的力量就是实干笃行。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一线筑堡垒、在小康路上当先锋,清丰县制订乡镇科级干部横向比较排队、农村党支部书记“352X”等一系列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凝聚起了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然而,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每一场战绩的取得,每一个脱贫故事的背后,都需要一整套精准细密的政策、一连串创新务实的举措。

脱贫,要有一份妥妥的保障。

看硬件,全县17个乡镇503个村乡村客运全覆盖,同时村通宽带率和户通电率、通有线电视率均达100%。

看教育,累计投资2.2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项目149个,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51个,870名农村特岗教师和26名小学全科教师充实到偏远乡镇和贫困村学校任教。

看住房,大力实施“六改一增”,对贫困群众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看医疗,全县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在92%以上。

看兜底,逐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2600元提高至4260元,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2800元提高至5540元,集中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3800元提高至8000元,同时聚焦特殊困难群众,探索出“县乡集中托养、城乡日间照料、居家邻里照护”三种模式,实现应保尽保。

脱贫,要有一份稳稳的收入。

在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各类贫困群众公益性岗位6969个,疫情期间又增设临时公益性岗位2956个,减少贫困户收入下滑风险。目前,全县16家带贫企业和49个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1599人,建筑工地提供1100余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产业集聚区提供700余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达到了“一户一人一岗”“一户至少一人务工”。(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韩娉婷 季春玲

2021-03-25 1 1 濮阳日报 c77875.html 1 物阜民丰铺锦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