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在此基础上,围绕食用菌、红薯等主导产业,在人才培训、企业培育、夯实基础、优化环境等方面加速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把电子商务作为增收脱贫动力之源,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在家门口就业,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清丰县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385个,农产品电商销售连续两年破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如今,一场场硬仗打下来,真诚淳朴的笑容洋溢在群众脸上,成为脱贫攻坚成效最好的注脚。
以全新姿态屹立
初春时节,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一排排白色食用菌大棚。大棚里,菌包整齐有序,菌菇长势旺盛;大棚外,脱贫户闫彩玲开着红色电动小汽车,后座上放着刚采摘的蘑菇,行动带风。路上碰见熟人,被调侃一句“彩玲现在可是赚着钱了”,她咧嘴笑个不停。
讲致富,难免要讲从前;讲从前,就光想掉泪儿。“公公有食道癌,婆婆有糖尿病,都得常年吃药。俺当家的先是下夜班摔住了头,又在工地上出了事,没法干重活儿,家里连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都掏不起。那日子,真不是过的。”闫彩玲说。2017年,村干部找到她,让她种蘑菇,没承想种出个“金疙瘩”。第一年,她把贫困户的帽子摘了;第二年,把2万元外债还清了,还买了车。更高兴的是,“种植能人”“三八红旗手”等各项荣誉也得了不少,闫彩玲成了当地响当当的致富带头人。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底气,是持续增收的源头。近年来,清丰县从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和建立稳固的受益联结机制入手,依托当地食用菌种植传统优势,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构建“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出“包棚创业、菌包托管、劳务承包、基地务工、受益帮带”5种带贫路径,使食用菌产业得到裂变式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该县以产业发展全覆盖为目标,相继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54亿元,实施各类特色产业扶贫项目378个,形成了食用菌、红薯、辣椒、家具等多管齐下的产业扶持脱贫良好态势,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提供强力支撑。
目前,全县共建成食用菌基地70个、标准化大棚1.2万座,种植面积1700万平方米,培育龙头企业22家,年产菌菇30万吨;建设200亩以上红薯种植示范方122个、500亩以上19个,红薯种植面积10余万亩;建成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转移园区9个,入驻家具企业191家,年产家具200余万(件)套;种植辣椒4万余亩,开发牛肉耗辣椒、风味剁椒等特色产品30余个。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2.2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向美好未来进发
“游人看风景,俺在风景中。”作为国家级文明村,清丰县韩村镇西赵楼村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生态花园”。走进村里,一眼就能瞧见小桥流水的美景,感受到野鸭嬉戏、锦鲤跳跃的风情;宽阔笔直的道路两旁,法国梧桐、大叶女贞等苗木与复古样式的路灯相映成趣;文化广场上,各种运动器材一溜排开,凉亭、长廊点缀其中;农家书屋内,各类书籍摆放整齐,前来看书读报的村民络绎不绝……西赵楼村的美,正是清丰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的不懈实践。
“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描绘了从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愿景。
对此,清丰县牢记嘱托,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奋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启新程。
这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出台《清丰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贫预警监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开展全县党员干部大遍访活动,对“两类人群”、低保特困户和“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进行遍访,排查预警,消除隐患。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做到过渡期内,扶贫政策不变、人员力量不减,努力推动从精准脱贫到产业振兴上转变,从短平快的扶贫项目到打基础、管长远的稳定致富项目上转变,合理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按照“自南向北,两翼发展,集中连片,整乡推进”原则,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粮食产能。同时,突出产业园区化、园区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培育层次化,研究出台有关奖补政策,强力推进红薯、食用菌、叶菜“三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力争“十四五”期间每个乡镇建成1个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是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起点——
突出“以改革促活力,以活力求效益”,盘活农村资源,挖掘农村潜力,加大农村投入,强化土地规模适度经营,激发农业活力、繁荣农村经济;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培养工程;坚持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化创建,强力推动移风易俗,坚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民风乡风;持续实施“绿化清丰”“清溪清丰”“气化清丰”“清洁清丰”“水润清丰”,大力推进“四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持续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70余万清丰儿女正众志成城、满怀豪情,再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战果,续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华章,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