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煦日熏风,春和景明。在开发区昆吾办胡王合村的麦田里,李俊峰和妻子正忙着浇水、施肥、锄草、松土。36岁的李俊峰家在新习镇,2016年在胡王合村流转土地180亩,当起了种粮大户。他说,种地虽然辛苦,但还是比外出打工划算,自由度高、可操作性强,而且,规模出效益,他就是靠规模种植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本报记者 刘文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