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点燃“红色引擎” 奏响发展强音

——华龙区濮东办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华龙区委书记蔡洪峰为“濮阳市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基地”和“濮阳市华龙区濮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

3月15日,随着7.2万平方米的基坑清槽和2732根碎石桩的全部完成,郑济高铁濮阳东站枢纽工程正式进入市政桩基工程、雨污水工程、房建主体工程、防水工程等施工阶段,这也标志着濮阳市“一号工程”向着5月中旬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封顶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华龙区濮东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分析全区乃至全省工作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以“一线引领、典型带动、强基扩面、全面提升”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不仅在一个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立了一线临时党支部,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融入了全过程、各环节,而且在城乡社会治理实践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科学决策、攻坚克难作用,有效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党建工作“形”与“效”的统一,促进了一批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快”“稳”“好”“廉”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濮东办荣获支持重点项目突出贡献奖,并被华龙区委、区政府授予区级“集体三等功”。

坚持党建统领、创新方式,下好区域发展先手棋

从疫情防控一线的舍身为民到高铁征迁现场的党旗猎猎,从省级文明单位花落濮东再到税收拔得头筹,濮东办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一项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郑济高铁作为全市“一号工程”,保障项目配套用地是头等大事。面对宗昌湖村8个村民小组和梁昌湖村4个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涉及群众1300余人的拆迁严峻形势,濮东办喊出“党建作引领、村内树正气、干部立威信、群众得实惠”的口号,在拆迁一线成立服务高铁项目建设临时党支部,形成以街道党工委、征迁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为支撑的上下联动机制,凝聚力量、合力攻坚。通过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上,实现组织前移,增强凝聚力。发扬党员冲锋向前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开展错时上岗的“夜访夜谈”,带头宣传征迁政策,为拆迁户解读文件精神,分析补偿方案,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村“两委”成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人争当征迁宣传员、示范员、调解员、破难员。党员干部把征拆群众作为高铁片区发展的建设者、共享者来看待,让他们的意愿和呼声得到尊重,以真情服务“拆掉”干群之间的“堵心墙”,既推动了征拆工作的开展,又确保了拆迁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让拆迁户享受到高铁带来的发展成果。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濮东街道仅用1个月就在上访“老大难”的宗昌湖村完成征迁246户,清表土地464亩,迁移坟茔1100余座,伐移树木3万余棵,清运建筑垃圾9.8万立方米,被市领导赞誉为“濮阳拆迁史上的伟大壮举”。

坚持文明先行、志愿塑韵,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濮东办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线引领、典型带动、强基扩面、全面提升”党建思路,指导各项目临时党支部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将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建引领作用实践在城乡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濮东办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直工委的帮助指导下,联合产业集聚区、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教育局等部门共同举办了濮阳市2021年“献暖暖爱心”主题活动暨“志愿献礼,建党百年”华龙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市、区两级领导为新成立的志愿队伍授旗,少先队员为学雷锋标兵献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华龙区委书记蔡洪峰为“濮阳市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基地”和“濮阳市华龙区濮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

随着郑济高铁濮阳东站落户濮东,濮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向东转移,华龙区围绕高铁经济圈全面打造高铁新城,大量项目建设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急剧增长,这既增添了城市的活力,也给提质升级中的城乡接合部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为有效破解村居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发挥志愿服务难等问题,濮东办坚持以解决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把雷锋精神融入基层党建,不仅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打造雷锋公园,而且通过雷锋精神厚植党建根基,把“讲好雷锋故事”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亮身份、争先锋、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党员争做雷锋式好党员。

“近年来,濮东办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先行,坚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引领群众,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进村入户、见人走心。”濮东办党工委书记李本刚在分享志愿服务先进经验时表示。如今的濮东大地,街道党工委下辖的25个基层党组织周周有活动,1800余名党员全部做志愿者,带动了周边5.2万名群众累计做公益、送服务3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文艺会演1.2万次。正是这些正能量的汇聚,促使濮东办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濮东的品位不断提升,一个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大美濮东整装再发。

坚持城乡统筹、富民增收,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长期以来,濮东办着眼提升辖区群众生活品质,围绕各村地理优势和人文特点,全面掀起城中村改造热潮,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集体经济,提升群众现有收入。如东干城村,在该村第一次拆迁中,濮东办党工委就指导村“两委”利用村集体资金和村民资金共同入股购买四季果岭社区商品房近2000平方米,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完善中,近期可以投入使用,村民可坐享分红。在辛田村,濮东办协调各方,指导村“两委”以流转、出租106国道与绿城路东北角土地30余亩的方式,实现村集体年收益30余万元。濮东办采取同样的方式,指导李家楼村、大辛庄村分别出租106国道两侧拆迁规划区域内村集体土地120亩和胜利路与盘锦路交叉口以西村集体土地9亩,两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分别达30万元和2.5万元。另一方面,濮东办借力打力,抓住高铁新城新规划、新建设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辛田村、黄城村、宗昌湖村三村改造和梁昌湖村城中村改造,利用农户安置政策,计划对个人商品房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近年来,濮东办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同步推进村集体资产股权确认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高铁和产业集聚区的区位优势,整合农村闲置土地、经济作物等资源要素,盘活农村资产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为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濮东办主任李艳说道。

在城市社区,濮东办按照“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目标,成立了5个党总支、13个网格(小区)党支部、51个楼栋党小组,为提升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方便服务群众,濮东办探索实施“党员联户”工作机制,织就民生幸福网,架起党群连心桥。各社区党支部根据居住远近、党员特长、从事产业等实际,重点联系贫困群众、留守儿童、重点管理对象、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信访人员等“重点户”,每名党员联系不超过10户,全办1800余名党员联系群众3000余户,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为方便群众,党员采取入户、电话、视频等方式,每半月至少联系群众一次,特别是长期在家居住的党员,充分利用下班空闲等时间到群众家中拉家常,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琐事。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联户党员个人解决不了的,收集后上报党组织,党组织依据情况加以研究解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办联户党员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排查员和服务员,累计开展贴心服务5600余次,代购生活物资4600余件,为辖区学生提供志愿助学服务近200小时。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提到的,重点强调了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濮东办将持续以党建为统领,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一线、工作一线,争做新时代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项一项抓落实,为濮阳由区域边缘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的目标承担应尽的责任、贡献应有的力量。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韩冰 文/图

2021-03-30 ——华龙区濮东办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78116.html 1 点燃“红色引擎” 奏响发展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