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实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有助于破解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理念引领构建新格局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发展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涵的新发展理念,切实体现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对发展提出的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的要求,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发展,因此,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不仅仅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还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并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始终,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让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成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发展的新飞跃。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我国有着超大规模的市场,这是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的发挥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一方面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发掘居民消费潜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的投资需求,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努力营造让企业“想投资、能投资、敢投资”的良好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国内需求在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有助于国内供给能力的提升,而丰富多元的外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带动国内消费,提升国内需求水平。内需外需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则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只有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高质量发展顺畅进行。要强化基础研究,这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所在,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和支持,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基固本。要着力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大全社会对科技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引进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资金、人才等保障。

走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外部环境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给我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大循环来助力国内大循环提质升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走高水平开放之路,要扩大开放的范围,拓宽开放的领域,拓深开放的层次,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新路子,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的格局,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高开放平台水平,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推动贸易创新、投资升级,高度对接国际标准,充分发挥连接“双循环”的纽带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担当。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王萌)

2021-04-15 1 1 濮阳日报 c78939.html 1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