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濮阳交通

咱濮阳的高铁站建成之后是啥样

记者带您去探访

郑济高铁濮阳东站片区开发项目枢纽工程(以下简称“高铁站枢纽工程”)的建设一直是龙都百姓的关注和期待。4月30日地下停车场的成功封顶,让濮阳百姓的高铁梦又近了一步。除了已封顶的地下停车场外,枢纽工程其他区域的施工进度如何?建成之后它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记者的采访。

进度 地下停车场已封顶

郑济高速铁路是我省与山东省规划建设的一条高速铁路干线,它始于郑州东站,止于济南西站,是我省米字形高铁网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三横三纵”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虽然河南与山东毗邻,郑州至济南的直线距离仅约377公里,但两地之间的铁路客运却一直不算方便:动车高铁需运行3至4个小时,普通列车则要运行7个小时。郑济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改变郑州至济南两地通行效率低下的状况,郑州至济南的时间将缩短至2个小时左右。高铁建成后还可以对接郑西高铁、郑渝高铁等,使中原及北部地区可以快速抵达西北、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所以,郑济高铁濮阳东站作为我市第一个高铁枢纽中心,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铁站枢纽工程位于高铁站房西侧,北至市城区中原路,南至黄河路,西至崇礼路,东至郑济高铁正线,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约665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站前广场、地下停车场、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和高架落客桥,及商丘路、中原路(龙乡路—郑济高铁)等配套商业工程。高铁站建成后,未来将形成集铁路、公路、公交、出租(预留城际)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中型枢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

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铁站地下停车场位于车站西侧站前广场和长途汽车站下方,南北长410米、东西宽139米,为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61548平方米,设置有出租车停车区、商业通廊区、社会停车场等,可提供机动车停车位874个,设有机动车出口9处,在崇礼路西侧、站前广场、濮阳东站西侧分别设有联廊及人行通道;公交车站位于站前广场的北侧,东临永宁街向北通往中原路,建设标准为公交首末站,总建筑面积8288平方米;长途汽车站位于站前广场南侧,南临商丘路、西临崇礼路,用地计划建设标准为二级长途汽车站,总建筑面积8061平方米。

作为高铁站枢纽工程的建设单位,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抢抓施工有利时机,施工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进行统筹安排,实行分项目、分段交叉作业,调集1200余名施工人员开展“千人大会战”。同时,还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等持续开展劳动竞赛,全力以赴赶进度。截至目前,高铁站枢纽工程地下停车场已于4月30日成功封顶,完成工程量的70%,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0%,站前广场已开始覆土回填。

亮点 海绵城市建设很先进

建成后的高铁站枢纽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它的一大特色。“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高铁站枢纽工程在建设时,就充分采用这一设计理念。

据了解,在高铁站枢纽工程广场南北两侧的景观绿地范围内,将较大面积采用组合铺装模式的透水性铺装,主要透水材料为透水碎石。这种透水碎石采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散落铺成,地面的透水性较好,且长时间不长草。在广场中部范围内,将采用聚氨酯透水路面。聚氨酯透水路面是指将石子用胶粘接在一起,无需水泥和砂,粘接成型后整体晶莹剔透且多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能都比较好。由于不含水泥和砂,路面因此整体较光滑,空隙不容易发生堵塞。

高铁站枢纽工程的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也很先进。车站的行道树种植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建设中将行道树坑围堰低于人行道路面,再将行道树坑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坡度稍做改变,下雨时,雨水将汇入行道树坑内,既可满足树木生长所用, 又能渗进土中,补给地下水。在道路中央分隔带的下方,将预埋雨水回收水槽,水槽每隔100米左右设置一个组装式贮存设施,作为雨水收集点,它可以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旱季或久旱之后的灌溉分隔带及行道树。

此外,高铁站枢纽工程地下室顶板采用虹吸排水回用系统,通过虹吸原理实现有组织定向排水,能够快速将顶板的积水排出,既能降低顶板防水压力,还能有效解决顶板渗漏水及种植屋面植物水泡烂根问题。经过虹吸排水管吸进来的雨水,将贮存在集水井内,集水井设有透气观察孔和提水泵,在干旱时期可作为园林浇灌用水再利用。目前已完成约1万平方米。

记者 王亚娟 通讯员 樊向玺 王海涛

2021-05-07 记者带您去探访 1 1 濮阳日报 c79952.html 1 咱濮阳的高铁站建成之后是啥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