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治理“白色污染”的南乐实践

——写在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开幕之际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习近平

5月14日至16日,2021年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濮阳迎宾馆举办。本次大会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郑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濮阳市人民政府为推动白色污染治理进程、促进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精心打造的一个“政产学研金介”高端交流平台,将为抢占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根治白色污染、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月的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内,一派繁忙景象。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聚乳酸改性树脂及制品扩建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企业年产可降解垃圾袋达到3.2万吨;曦江生物年产10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项目预计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星汉生物预计今年年底第一条年产10万吨L-乳酸生产线建成投产;宏业生物生物基材料及生物医药中间体和年产60万吨PBAT项目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

生物基材料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成立了生物基产业材料基地工程工作专班,建立了生物基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金,启动了全市禁塑立法工作。自2014年10月南乐县主导实施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为生物基材料专项产业园区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集聚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在南乐县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并列为全市“三大三专”主导产业,确定为“十四五”期间全市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该县生物基材料企业已经由2014年4家、产值3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6家、产值达20亿元,2019年年底生产产能达到50万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专项时要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实现50万吨级规模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已形成了从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

强大的产业基础,给了南乐县在全县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底气。从2018年起,南乐县开始在全县推广生物基可降解产品,包括可降解地膜、水稻育秧盘、购物袋、垃圾袋、包装用品、一次性餐具、无纺布购物袋等。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如今在南乐县,货架上售卖的所有垃圾袋,都是可降解制品,几乎每间屋中,垃圾桶里套着的,也都是可降解塑料袋。“白色污染”在该县得到较好的遏制。

“目前,国内比较完整的生物基产业链在南乐县已初步形成,制约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得到解决,生物基材料终端产品市场应用逐渐扩大。下一步,南乐县将集中精力推进转型升级项目,谋划中试孵化基地项目,建设技术研究院,以国家‘塑料污染治理’为契机打造国家生物基‘两基地一联盟’的百亿级绿色产业集群,以全省‘百园增效’行动为契机打造省级集约节约、数字化、智能化园区,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契机打造豫鲁冀三省交界处工业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扩链’,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为根治白色污染贡献南乐担当、南乐力量!”南乐县委书记刘冰坚定地说。 (下转第六、第七版)

2021-05-13 ——写在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开幕之际 1 1 濮阳日报 c80192.html 1 治理“白色污染”的南乐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