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为治理“白色污染”贡献濮阳力量 彰显南乐担当

——2021年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综述

本报记者 王莹 王献伟 通讯员 赵晓阳 肖绪成 王梦菲

5月14日至16日,2021年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春保,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王静波,国家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部主任侯贵光,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朱文玮,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会长黄志刚,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等领导及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8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正威集团、丰原集团、浙江海正等50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齐聚龙都,共商生物降解新材料发展大计。生态环境部致信祝贺,对我市紧抓“白色污染”治理机遇,突破技术瓶颈、完善产业链条,在河南率先建成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为“白色污染”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濮阳来说,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不仅是“打造生态产业链”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吹响向生物基材料产业高地冲锋的号角,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彰显着我市建设“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试点市”的信心与激情。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循环再生、绿色低碳等特点,产品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把发展壮大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加强技术研发,优化生产工艺,努力抢占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根治‘白色污染’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长杨青玖在大会致辞中强调。

开放与创新

王玉忠、朱美芳、徐春保等对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大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大会开得及时、开得热烈,广邀四海专家,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聚智慧、聚项目、聚人气,助力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营造了科技创新发展大生态。

本次大会成功签约了年产60万吨可降解聚酯材料项目、年产5万吨聚乳酸及5万吨可降解制品项目、可降解材料研发中试合作项目等7个项目,概算总投资97亿元,内容涵盖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建设、原料供应、战略合作等领域,扩充了产业链、丰富了技术链,为南乐县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5月15日下午,在南乐县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战略咨询会上,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关绍康,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韩一帆等院士专家围绕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的产学研结合、PLA等替代问题的解决与延伸,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数据的比对及科学规划、产业的准确立项、高端附加值产品、产业链的建立等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各位专家教授在产业把脉问诊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都非常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我市、南乐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理性看待产业发展定位,抢抓发展机遇,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牵出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客观理性布局产业规模,制订发展方向,为治理‘白色污染’贡献濮阳力量、彰显南乐担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旭东说。

兴业与引才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秘书长翁云宣表示,濮阳市和南乐县对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鼎力支持,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国的标杆。

近年来,南乐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的农业、工业一体化发展之路,探索了“白色污染”治理南乐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视频连线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园,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省委书记王国生等领导相继到南乐调研,对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与南乐县人民政府签订降解材料研发中试合作项目,并设立博士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协同创新攻关。南乐县高度重视创新研发,坚持科技引领,建设了河南省生物降解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创建了河南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生物降解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破解技术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南乐县先后引进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企业16家、项目19个,年产玉米淀粉12万吨、L-乳酸4万吨、聚乳酸改性材料3万吨、纤维素6万吨、木糖1.2万吨,以及15万吨可降解制品等,集聚发展效应日益显现。

为破解资金难题,5月16日,南乐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洽谈会》。会上,市金融局局长马国文及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共青城梵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北京能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基金公司与企业对接洽谈。政府搭台,金融唱戏。县委副书记、县长曹拥军表示:“南乐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到‘十四五’末,将建成双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降解新材料生产出口基地和生物基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近年来,南乐县坚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了全省首家行政审批服务局,4小时内可完成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压缩到46天,达到“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前沿水平;实行服务重点产业“链长制”、企业服务专班、“首席服务员”等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惠企政策,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设立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绿色基金,规划建设12.8平方公里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园,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坚强要素保障。

“郑州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学科优势和濮阳市资源、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双方将以‘生物基材料、涂料、聚碳酸酯’三大产业为基础,以共建一个研究院、对口支持濮阳市开展研究生教育为重点,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濮阳国家生物基材料生产基地建设, 形成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双赢’ 格局。”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说。

本次大会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郑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濮阳市人民政府为推动“白色污染”治理进程、促进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精心打造的一个“政产学研金介”高端交流平台,在全面“禁塑”的大势中共享机遇,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共谋发展,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共赢未来,共同把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共同为治理“白色污染”贡献智慧力量,共同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大会签约项目介绍

一、北京工商大学与南乐县人民政府生物降解新材料战略合作项目

项目双方就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甲方向乙方提供研究课题,乙方根据甲方所在地现有产业情况及规划,制订相关标准框架与体系,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具体项目运作所需的各项费用及运作方式。

二、浙江颐高集团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数字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数字城市会客厅、数字电商企业区域总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产业培育基地、新零售商业配套,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园区数字平台为载体、园区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园区运营服务为主线,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数字经济产业园。

三、河南龙都天仁与深圳前海中科合作年产5万吨聚乳酸及5万吨可降解制品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聚乳酸及5万吨可降解终端产品项目,主要建设聚乳酸生产线及其配套的附属设施等。

四、上海励志化工与宏业控股集团合作年产60万吨可降解聚酯材料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60万吨可降解聚酯材料项目,打通从农业废弃物(秸秆、玉米芯等)到生物基材料等产品的全产业链。

五、河南华天生物年产3万吨多元复合改性聚乳酸颗粒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主要建设年产3万吨多元复合改性聚乳酸颗粒项目,拟建设7.8万平方米聚乳酸颗粒加工车间及4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3000平方米的宿舍楼。

六、郑州大学化工学院与南乐县人民政府降解材料研发中试合作项目

项目双方就生物基材料和生物降解新材料的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项目建设进行合作,甲方向乙方提出技术需求、提供经费开展协同创新攻关,并提供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乙方通过甲方设立博士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

七、河南星汉生物与浙江海正生物原料供应合作项目

鉴于双方合作前景,双方约定在2021—2025年,乙方愿意以优惠的价格稳定向甲方供应乳酸产品,甲方愿意向乙方采购乳酸产品5万至7万吨/年,并就聚乳酸的产业发展、产业链方向等与乙方展开深入合作。

2021-05-18 ——2021年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80457.html 1 为治理“白色污染”贡献濮阳力量 彰显南乐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