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好!”今年96岁高龄的战斗英雄侯存祥虽然腿脚不便、表达不清,但却红光满面、气色极佳,即使喃喃自语也会时不时冒出这些话。
5月12日,“百年百位老英雄 百年百个红家庭”集中寻访活动第四站,在范县颜村铺乡侯庄村侯存祥老人家里,我们聆听了这个红色家庭一家三代从军的的精彩故事……
“我父亲总是说:‘战友都死了,咱还活着。咱现在享的是战友的福,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侯存祥老人的五儿子侯守海说。“组织一直对咱很关心,咱感激共产党一辈子!啥时候也不能忘记共产党对咱的照顾!”侯存祥的老伴张道莲激动地对记者说。
1974年,当被组织平反并恢复工作时,侯存祥态度异常坚决:“我只要党,其他什么都不要!”他果断地将单位补发的几十年工资(每月工资二三十元)几千元全部交了党费,而且不要任何职务,只要求保留自己的党员身份。“我父亲铁了心要跟党走。这一点无论谁都不能改变!”侯守海告诉记者。
采访时,因为侯存祥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且表达不畅,他的故事主要由侯守海转述。
侯存祥1925年生,1937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单县战役、沛县战役,其间荣立三等功1次。1946年9月退役后,他在山东省水利厅工作。因历史原因,他被错打成右派,回到农村支援家乡建设,后被民政部门认定为七级伤残军人。
从枪林弹雨中生还的侯存祥老人至今热爱军营,他们一家三代都有浓得化不开的军旅情结。
“我父亲说,孩子必须参军,我们家世世代代都要保家卫国!”侯守海动情地说。
“1982年,我父亲被恢复名誉。我三哥到武汉军区参军,后来被安置到山东省水利厅工作。我四哥和我也都参军……我侄子也参军了,在部队挺好的,我也准备让儿子参军!”侯守海笑着说。
侯存祥老人退伍不褪色,回家乡后仍然关心下一代,不但为村里的孩子讲战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的红色故事,还自费为孩子们买学习用品。
侯存祥老人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孩子。“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是我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侯守海说,“父亲总是教导我们,要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在社会上不能犯法,在单位里要敬业……”
虽然退伍多年,侯守海仍然保持着在部队的作息时间,每天5时起床,照顾老人、打扫卫生、做饭,8时开始忙工作或生意……
本报记者 关咏梅/文
通讯员 范亚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