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时事

一家五代接力传承 “濮阳艾”化成“濮阳爱”

目前已获得7项国家专利,成河南老字号

本报记者 袁冰洁

“习总书记在南阳考察后,我兴奋得一连几夜都睡不好觉。没想到习总书记如此重视艾草,重视中医、中药,我今后要更加努力,用毕生精力将艾草、艾灸产业做大做强,为濮阳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5月24日,濮阳敬姚堂艾灸第四代传承人申彩萍对记者说。尽管习总书记去南阳视察已过去10余天,申彩萍谈起此事依然激动万分。经过五代传承人共同的努力,敬姚堂艾灸目前已成为河南唯一一家古中医艾灸百年老字号,共获得7项国家专利。

传承百年的艾灸手艺

今年58岁的申彩萍,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在家时,看到爷爷、父亲、姥姥、舅舅等人为别人艾灸的场景:在病人的穴位上贴一个姜片,将艾草点燃,放在姜片上。申彩萍也记得,跟着父亲住在安阳时,每年端午节前后,全家人都会去林州的山上采艾草,回来后,父母会将艾草捶碎,再经过加工制成艾灸产品,经常有人到家里请父亲艾灸。屋子里烟雾缭绕,浓浓的艾香,令人陶醉。

长大后申彩萍才知道,父辈们从事的艾灸手艺,竟然已延续了近百年时间。申彩萍介绍,敬姚堂艾灸起源于1896年,第一代传承人叫申永亮。申永亮幼时体弱多病,有一次在路边割草,偶遇姚家人在采艾。看到申永亮身体不好,姚家人帮助申永亮用艾灸调理好了身体,同时还用艾灸帮申永亮的爷爷调理好了多年的老寒腿。为报答姚家,每年端午节前后,申永亮都要外出采集艾叶,给姚家人送去。看到申永亮懂事上进,姚家人收申永亮为徒,毫无保留地把艾灸手艺传给了申永亮。申永亮,自此成了敬姚堂的第一代传承人。

后来,申永亮又把艾灸手艺传给了申如兰,申如兰又传给了申秀峰,申如兰、申秀峰由此成为第二代、第三代传承人。值得一提的是,申秀峰在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迎娶了姚家女儿姚凤琴,夫妻二人联手,一心心系家乡传艾送艾。他们的义举,也感染了女儿申彩萍,申彩萍后来也喜欢上了艾草、艾叶、艾灸。多年来,申彩萍在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研究、传承、创新艾灸手艺,成为敬姚堂第四代传承人。

第五代传承人,是申彩萍的儿子张晓林。张晓林小时候身体很不好,经常由姥爷、姥姥、舅舅、妈妈为其艾灸,对艾草、艾灸充满了感情。自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张晓林到杭州工作,但他从没忘记敬姚堂品牌的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学美术的张晓林,在古法传承的基础上,为敬姚堂产品加入了现代元素,还多次带着产品参加杭州非遗市集活动及各类艺术市集活动。

河南唯一一家古中医艾灸百年老字号

从单位退休后,申彩萍开始将所有精力,用在艾灸推广上。她给自家的艾灸取名“敬姚堂”,意为一生不忘姚家传授手艺的恩德。

2017年,申彩萍前往河北邯郸,和艾灸同行交流。河北同行告诉他, 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不同人的艾灸方法不同,有不少艾灸业人士,都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行的话提醒了申彩萍,敬姚堂艾灸从1896年到现在,已经传承了100余年,完全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河北回来后,她找到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询问申报非遗的事情。工作人员告诉了她申报非遗的流程,还建议她申报省中华老字号。“我没想到濮阳有传承这么好的艾灸手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对申彩萍说。

果然,按要求递交申报材料后,2018年4月,敬姚堂艾灸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为河南老字号。敬姚堂由此成为河南唯一一家古中医艾灸百年老字号。

与此同时,经过一系列申报程序,敬姚堂艾灸也成功列入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彩萍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017年以来,她先后将敬姚堂、仓颉艾、仓颉文化申请注册了商标保护。此外,她还将敬姚堂的多项艾灸工具,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目前,敬姚堂艾灸已经获得了包括“一种立式艾灸装置”等在内的七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证书。此外,敬姚堂艾灸的产品,还多次获得中医药界创意大赛金、银、铜奖。

为乡村振兴贡献“濮阳艾”

多年来,虽然没有刻意宣传,但凭借口口相传,敬姚堂在濮阳赢得了较好的口碑。经常有人找申彩萍进行艾灸调理。2020年疫情期间,申彩萍还在淘宝上开了网店,目前,她的淘宝网店生意很好。

让申彩萍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老家——南乐县梁村乡申庄村。多年来,她的艾草一直种植在自家地里。为了让家乡人民都享受到艾灸带来的福利,申彩萍回到老家,成立了濮阳市姚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是敬姚堂艾灸的发源地,也是我的根。”申彩萍说,她专门从老家的艾草基地里,排出7亩试验田,专门种植培育濮阳仓颉艾草。同时,她还在申庄村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教村民学习艾灸理疗,帮村民致富。

2021年5月12日下午,在南阳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察看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同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亲切交谈。习近平强调,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习总书记的话,让申彩萍和远在杭州的张晓林非常兴奋,他们感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艾灸手艺,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和支持。而总书记的肯定和支持,也给了他们信心。“我正考虑扩大艾草种植规模,动员乡亲们种植艾草,由我来收购、加工,从而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帮乡村们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申彩萍说。

张晓林同样对艾草产业充满了期待。目前,他正和浙江一家艾灸公司洽谈,计划将该公司的艾草种植基地放在濮阳。“儿子有这个信心,我也有这个信心,相信敬姚堂一定能做得更好,相信濮阳的艾草一定会香遍全国。”说这话时,申彩萍信心满满。

这自信,源于敬姚堂五代人传承的百年老手艺;这自信,源于母子同心,其利断金;这自信,源于中国乡村振兴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这自信,同样源于习总书记的肯定和激励。

2021-05-26 目前已获得7项国家专利,成河南老字号 1 1 濮阳日报 c80985.html 1 一家五代接力传承 “濮阳艾”化成“濮阳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