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

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推进健康濮阳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市共有中医类医院16家,其中公立6家、民办10家。每县均建有一家公立中医医院,在62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堂)。市、县级综合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全市共有中医诊所189个,1820个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我市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注册中医医师2642名,其中有17名市名中医和12名市名老中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组建了由37名中医专家组成的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技术指导组,到基层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开出了达原防感饮、桑菊防感饮、双香正气香囊等预防方药,并向全市免费发放中药 70万余袋。中西医联合对17名确诊病例实施诊疗救治,并结合恢复期每名病人的特点,合理应用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视察,对中医药给予高度评价,也为我市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打了“强心针”。“习总书记如此重视中医中药,我今后要更加努力,用毕生精力将艾草、艾灸产业做大做强,为濮阳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河南唯一一家古中医艾灸百年老字号、濮阳敬姚堂艾灸第四代传承人申彩萍激动地说。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中医馆(堂)建设,2021年在乡镇卫生院新建14个中医馆(堂),2022年实现10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堂)的目标。2025年,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规范的中医药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持续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是疫情传播发生的三个必要环节,我市针对这些重点环节,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全面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防控力度,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濮阳地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地,是河南的东北大门,又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市坚持应急值守、科学调度、培训宣传、应急储备及时到位,确保疫情研判准、防得住、控得好、打得赢。

将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统筹谋划,实现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摸排、精准关怀,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市共设固定接种点111个、临时接种点23个、移动接种点41个和接种台达619个;培训接种人员1587人,冷库储存量90.4万剂,日接种量达8.8万剂次。自1月2日启动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5月25日,接受省统一调配疫苗54.2万余人份,接种人数60万余人,完成省定任务比率43.55%,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65%,接种人员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分级包干机制,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构建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格局,为人民群众织就了一张疫情防控安全网。

2021-05-28 1 1 濮阳日报 c81327.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