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鹏) 近年来,华龙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实施社区治理“365”落地工作法,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区社区治理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该区先后有12个社区获得国家级荣誉、25个社区得到省级表彰,64个社区创建为省级规范化社区,该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县区”。
“365”落地工作法,即抓好三大建设,用好六个平台,实现五个目标。
抓好社区党组织、阵地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该区成立社区党总支109个、小区党支部485个、楼栋党小组1585个;实施“红色业委会”和“红色物业”工程,组建业委会(居民议事会)163个,探索公益性物业、物业公司托管和居民自管三类物业管理模式,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老旧小区改造。
用好居民议事厅、便民服务厅、老幼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六个平台。成立社区议事会,推行社区协商和家事共商;构建综合便民服务体系,配置幼儿园、居家和社区养老、基层医疗卫生、社区便利店、综合性文体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打造便民、利民新型集聚区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每个社区建成一处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施社区托幼场所普惠性改革;健全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网络,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平安创建;各社区做到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个品牌、选准一个领头人。
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网格管理智慧化、社区服务专业化、社区文化亲情化和社区治理现代化五个目标。按照“一有七中心”省级规范化社区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加强“亲情”队伍建设,建立和居民的亲情沟通机制,为打造亲情文化品牌提供制度保证;实现“五治”(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融合,构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