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踔厉奋发开新局 创新服务促发展

—— 濮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濮阳县市场监管局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统领,坚持监管为民、服务为民工作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善作善成、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在新时代大考中书写出彩答卷。

服务为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非常感谢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为我们加班办理业务。”7月6日,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书有“尽心竭力办实事 为企服务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该局工作人员手中。据悉,该公司因其需要办理银行业务,急需在当日完成其下属企业的3起变更业务,该局窗口人员开展“延时服务”,为其高效办结了相关业务。

近年来,该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用心做好监管和服务两篇“文章”。 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市场主体共56077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133户,同比增长12.6%。

一是化繁为简,高效服务。该局设置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专区,整合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企业开办事项,打造宽进、快办、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局所登记一体化”模式,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下放至26个市场监管所,将企业登记权限下发至文留市场监管所,“一日办结”水平不断提升,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在98%以上。对全县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今年上半年共办理简易注销220户。

二是互换角色,换位服务。该局积极开展“换角色、走流程”活动,5月18日、5月24日,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大勇两次走进行政服务大厅市场监管窗口,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分别办理了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河南销售有限公司濮阳县贰零伍陆分公司变更业务和濮阳县飞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登记业务,所有业务均不到10分钟办结,高效、热忱的服务让企业办事人员赞不绝口。

三是纾困解难,前端服务。该局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确定5名科级干部分包5家企业,先后20余次深入普客隆商贸、中裕燃气、龙祥食品等企业进行实地对接走访、座谈交流,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和当前需求,梳理企业存在问题10余条,并积极予以协调解决,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品质生活 共享质量强县成果

该局把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作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龙乡特色的质量强县之路。5月7日,濮阳县获批成为全市首家“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昂首走进“质量时代”。

一是质量共治格局加快构建。濮阳县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力统筹实施。设立主导产业扶持基金、中小微企业周转金、风险补偿金,累计为中建材碲化镉、濮耐等项目提供扶持资金6.5亿元。大力弘扬质量发展理念,通过建设质量主题公园,广泛开展质量教育,定期发布质量分析报告,使“品质,让龙乡更出彩”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

二是质量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全县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132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100%,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43.79%,制订完善地方标准11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县有效商标注册数量3355件,实现专利授权643件。积极推进政府质量奖的培育,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蔚林化工、巨烽生物能源、训达粮油、中油石化等4家企业获得“濮阳市市长质量奖”。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质量认证,全县共取得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466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证书45张,强制性认证证书155张,3C认证证书覆盖率达100%。

三是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县工业产品、食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达97.3%、96.9%、99%,比创建前分别提高1%、0.9%、3%;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死亡率均为零;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政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四是共享共治格局正在形成。该局通过开展广泛宣传,让“品质,让龙乡更出彩”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推动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加大标准示范创建力度,积极指导推荐瑞璞汽车小镇、濮阳县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创建濮阳市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向广大企业推广质量诊断、质量改进和效益提升方法。以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为引领,逐步实现品牌培育由“量”到“质”的转变。

“实现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是全县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努力追求和打造的目标。要把大质量观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龙乡更出彩。”濮阳县副县长杨道刚说。

坚守底线 拧紧安全生产阀门

“气瓶追溯系统的建立,不仅给我们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帮助我们消除了气瓶在充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县市场监管局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濮阳县龙乡源液化气有限公司负责人郎贵军说。

特种设备安全重于泰山,须臾不可放松。该局创新工作思路,健全责任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风险防控和排查治理行动。

一是聚焦难点,严肃整治。该局积极开展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县特种设备使用企业严格做到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普查特种设备4280台。扎实开展液化石油气钢瓶“百日攻坚”专项治理行动,检查气瓶3000余只,更换智能角阀自由产权气瓶5000余只,指导14家气瓶充装单位建立了气瓶追溯系统,确保了全县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二是把握重点,降低风险。该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与8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及20家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对全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开展全面自查、整改、更新工作,共统计现持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620人次。

三是消除盲点,全面建档。该局共为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办理注册登记7369项,其中锅炉181台、压力容器2188台、压力管道42条、电梯2676部、起重机械453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99台,年审车载气瓶500只,督促办理叉车环保登记20辆。

人民为上 同创食品安全示范县

该局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四个最严”要求,将食品监管的触角从城镇延伸到乡村、从农田延伸到餐桌、从大众延伸到企业,编织了一张纵横交错、覆盖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一是打通食品安全“全链条”。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县、乡镇层面分别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全县990个行政村均明确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基本建立。针对全县食品经营、餐饮服务等重点领域,相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100余次,将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二是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该局建设智慧食安监管体系,将3486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纳入食品溯源管理平台,对3511家餐饮单位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对100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风险分级管理,在406余家学校食堂和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安装明厨亮灶,切实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风险可控。同时,坚持把抽检监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下达抽检计划4600批次,有力保障了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是推动食安工作“全参与”。该局借助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时机,不断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积极开展文明餐桌等宣传活动,使食品安全工作走近群众、融入生活。综合运用大众新媒体形式,持续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目标、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先后在《中国食品安全报》《食安河南》《河南经济报》《今日龙乡》等各类媒体刊发报道20余篇,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共治共享氛围。

“市场监管部门任何时候都要突出安全至上,严守底线,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定信念,营造更优环境,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胡大勇如是说。

耿皓 刘慧超 吴承茂 文/图

2021-07-22 —— 濮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84175.html 1 踔厉奋发开新局 创新服务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