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逐梦沃野绘新景

——濮阳县海通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初秋时节,漫步在濮阳县海通乡的田间乡野,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干净整洁,一个个产业项目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这里,乡村振兴步履铿锵;这里,美丽图景日新月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图景,为百姓增添了无限憧憬。近年来,海通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强示范、育产业、补短板,奏响乡村振兴“五部曲”,村美、民富、业兴、人美的美丽乡村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产业驱动

群众日子富起来

产业发展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海通乡坚持聚焦产业发展,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舞活了产业兴旺这个“龙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持续调优农业结构。海通乡始终坚持“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流转土地2万亩,发展水稻、莲藕、蔬菜、花卉、中药材种植。新增水产养殖1000亩,黄河金鳅、热带观赏鱼、中华绒蟹等水产品声名远播,特色水产养殖初具规模,为全乡农业产业化注入了活力。

引导工业转型升级。东森产业园二期建成了高标准展厅与十万级净化车间,年产值突破2亿元,年利税120余万元,成为全市第一家利税超百万元的扶贫企业。特色电商直播基地开局良好。润滑油脂业加快技术革新,年产5万吨,产值3.3亿元,市场份额达40%,优势地位得到巩固。

三产融合态势凸显。海通乡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着力发展沿大海线农业工业示范带、沿引黄入冀观光示范带、濮渠路特色产业示范带,擦亮“大美濮阳乡村游”品牌。注重内引外联,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工农旅”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动力。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电商产业园已吸引11家电商机构入驻,2020年“双11”当晚实现销售13万单,销售额达267万元。通过直播平台,海通乡的农副产品及日化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乡村风景美起来

留住乡愁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海通乡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厚植生态底色,突出发展特色,彰显乡村本色。

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提升。海通乡按照建台账、划网格、搞培训、抓验收、推整改“五步工作法”,对辖区2785座农村户用厕所全部建立排查台账,并开展逐户复核排查验收,认定合格2117座、存在问题668座。根据验收结果,制订简单维修、加装设施等整改措施,逐户交办整改。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水平。海通乡坚持“源头治脏,专业保洁,全域覆盖,系统管理”的原则,围绕建立“村收集、乡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实现环卫一体化全域覆盖。加强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行监管,严格考核标准,增加考核频次,督促环卫作业公司严格履行合同条款,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水平,促进乡村环境面貌的显著变化。

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改造等,只是海通乡大力推进生态宜居建设的基本工作。在此基础上,海通乡大手笔谋划,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计划年内完成刘吕邱村、何锁城村、宋锁城村、前康庄村等8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以及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再创美丽庭院20户,打造“四美”乡村,全乡户厕改造同步推进,实行垃圾分类,农村污水全部对接污水处理厂,实现无害化集中处理,规范养殖场管理,打造碧水蓝天大美海通。

文明乡风树起来

示范引领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

明确导向,顶层设计育文明。海通乡成立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制订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依托文明村镇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及“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协调推进移风易俗,并利用广播、网络、文化墙、宣传车等载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为大家的共识。

党员带头,党风政风带民风。海通乡通过签订承诺书、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要求党员干部作移风易俗的表率,为群众作出导向示范,并把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党建项目观摩,作为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考核重要内容,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要从自家做起,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对违反相关规定和村规民约的党员干部,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惩戒。

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倡新风。海通乡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加强“一约四会”建设,即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目前,海通乡47个行政村已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

乡村治理强起来

党建引领

海通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年接着一年抓、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好党建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抓党支部建设,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海通乡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突出人才引领,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海通乡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通过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村“两委”干部,并进行严格管理,使得村“两委”能为群众干实事,能带动群众干农活,能让村民理解乡党委、乡政府的做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加大了从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网格管理员、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的党员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乡村人才投身乡村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释放基层治理效能。海通乡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依托政府服务网络大数据平台,在47个行政村建立政务服务代办站,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强化乡村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裴国栋 刘刚山

2021-09-28 ——濮阳县海通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88304.html 1 逐梦沃野绘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