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濮阳双拥

司良珍:共产党员就要冲在前面

司良珍在接受记者采访。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我们打山东郓城,12万人打了4个月,消灭敌人9个半旅……”这是现年91岁的司良珍老人反复念叨的几句话,也是他对当年战场往事最深刻的记忆。

9月2日下午,“百年百位老英雄 百年百个红家庭”集中寻访活动第二十一站,在南乐县西邵乡候古宁甫村司良珍老英雄家中,记者一行认真聆听老人讲述他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

司良珍,1930年6月出生,1944年11月参军,1947年入党。他曾先后参加郓城、封丘、安阳等战役。1949年,在中原基本解放后,司良珍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在当时的南乐县委担任交通员,主要负责接发党内文件,其后在南乐县粮食系统工作数年后回到老家南乐县西邵乡侯古宁甫村。目前,司良珍老人整体精神状态不错,只是因患帕金森综合征而双手发抖多年。

司良珍老人出身贫苦,1944年,在南乐县尚未解放之际,他和几个同乡徒步60多公里赶到内黄县井店镇,毅然加入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行列,成为刘邓大军的一员。老人的儿子司华民说:“我听父亲说过,当年家里穷,吃不上饭,他就和同乡5个人一起到内黄参军了。”

“当年我参军,部队嫌我年龄小。我们的番号是95军,参加多场战役,打曹县、打定陶、打郓城……我们打曹县打了半个月,树枝儿都打飞了……从民权县回来,在部队4年半,回来时解放了……”沉浸在往事中的司良珍激动地一边回忆一边说,“打郓城打了三天三夜。郓城如果打不开,过了黄河就站不住脚……伤亡了一个连……共产党员就要冲在前面,要解放全中国!”

“我父亲打仗时很英勇,荣立过二等功。1949年,我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回到南乐县委当交通员,负责给地委送文件;后来他转到元村粮库、西邵乡粮管所工作两年多,最后回到村里大队当村党支部书记,直到退休。”司华民真诚地说,“我父亲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兢兢业业,有啥事儿不拐弯抹角。他一直教育我们要做老实人、办正直事儿。”

返乡之后,司良珍老人依然牢记革命信念,不但自己对党忠诚始终如一,而且反复叮嘱儿孙后辈一定要对党忠诚,他反复告诫后辈,要始终牢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如今,精神矍铄的司良珍老人仍然非常关心市里的大事儿。他每天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南乐新闻、濮阳新闻……

本报记者 关咏梅/文 通讯员 范亚贞/图

2021-10-11 1 1 濮阳日报 c88546.html 1 司良珍:共产党员就要冲在前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