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营造好环境 打造新高地

——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企业开办由原来20余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线上办理零见面、线下办理2小时,刻章、开户零成本;

不动产登记由长时间排队缴费、领证到掌上智能办理,“掌上办”业务接近全覆盖,办件量突破10万件,每天网上办件量占业务总量的96%以上;

首席服务员制度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打造创业贷款新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聚焦便企利企“烦心事”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等3项典型经验被省政府集中督查通报表扬,并在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的集中督查及专项督查中被予以“免督查”;

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省辖市”荣誉称号并通报嘉奖;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7.89万户,是2015年的2.09倍。其中,2019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12.1万户,企业活跃度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50亿元,是2015年的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达103.4亿元,是2015年的1.31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7.7%,税收占比45%。

一串串耀眼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便民措施,背后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法治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按下了“快进键”。

体制更顺 机制更活

“濮阳市以市委名义成立营商环境办,开全国之先河。特有的体制机制,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化营商环境郑州论坛上,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权威专家黄金川在演讲时说。

体制机制全国首创。组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加挂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牌子,实行营商环境建设、督促检查、综合考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全国唯一。市委营商委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推进大会,四大班子合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围绕营商环境评价体系21项一级指标,成立由市级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攻坚克难,持续抓好优化提升。建立全过程督查通报、台账式管理、企业投诉受理查办、督查与纪检组织巡察联动、评价考核及激励约束等长效机制,以特有的督查优势、有效的评价考核手段,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总体设计目标明确。研究出台市委营商委工作规则、年度工作要点,出台《濮阳市解决当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濮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和创新年活动,深入实施政策落实促进、核心指标优化、企业获得感提升“三大行动”,强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创新案例打造、对标对表提升,有力有效推动了国家、省“放管服效”改革政策深入落实。

门槛更低 限制更少

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服务质量,投资环境大幅改善。

利用省外资金持续增长。2020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63.1亿元,利用省外资金增速连年稳居全省前列。今年1至7月,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仍达160.7亿元,同比增长5.24%,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出台《濮阳市支持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措施》及实施细则(试行)、《濮阳市招商引资考评暂行办法》,以“政策洼地”构建“人才高地”、抢占“投资高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德力西、中建材、三棵树、海尔、陕鼓、立邦、巴德富等70余家国内外500强和知名上市企业来濮投资兴业。

服务更好 效率更高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各项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专门办理企业开办事项。目前,新开办企业线上办理只需填选注册信息,线下办理只需勾选一张表。审核通过后,即刻领取包括营业执照、4枚公章、税务UKey,以及银行开户、社保、医保、公积金账号等在内的企业开办“大礼包”,真正实现“一窗办理、一日办结、全部免费”的企业开办新模式。

不动产登记线上“掌上办”,线下办出“加速度”。牢牢抓住部门间数据共享的关键点,依托微信小程序“i濮阳”,研发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业务流程,实现“掌上办”,领航全省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线下办理只需签订一份承诺书、足额缴纳税款,20分钟即可领取不动产证,真正做到“一人一窗一环节”,得到了群众广泛赞誉。推出“交房即发证”服务,购房人在领取房屋钥匙的同时,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首席服务员制度受到企业充分肯定。全市先后分两批选派1600余名优秀干部到1647个重点企业(项目)担任首席服务员,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5409个,融资贷款64.08亿元,招工18210人,协助265个企业(项目)办理相关手续。

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效果明显。打造“濮阳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开通线上融资绿色通道,真正实现了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目前,服务平台已完成金融超市、信用服务、过桥资金、政策宣传等四大功能建设,入驻18家金融机构、8家类金融机构,上线金融产品124款,注册用户突破10万户,放贷13.6亿元。

2021-10-13 本报记者 董慧 通讯员 李战国 ——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88647.html 1 营造好环境 打造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