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奋进,破浪前行的勇气书写恢宏篇章;
风云激荡,坚定发展的强音始终有力铿锵。
自建院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市级眼科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全省首家地市级三级眼科专科医院。
是什么成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蝶变”的“硬核”力量?
抓管理 强内涵
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
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始建于1989年,前身是濮阳市眼科研究所。
医院占地面积61亩,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张,拥有国际领先的飞秒激光治疗系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系统等眼科高、精、尖设备500余台,是一所集预防保健、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眼科医院,是濮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围绕“质量办院、科技兴院、规范管理、服务为本”的方针,医院狠抓管理和内涵建设。近年来,医院依据国家发布的相关规范和眼科专家共同组织编印了《眼科临床诊疗指南》《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危急重症诊疗规范》《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护理分级培训教材》等共11个分册1421项。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优化、改进,配备了国内先进的HIS、LIS、PACS、EMR、HRP、CA、手麻等信息系统,现已通过国家四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审,获得由公安部门核准颁发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证明。实现医疗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医疗信息实时共享和医疗过程实时监控,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医院以各项制度、规范的落实为抓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与质量内涵。目前,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地市级眼科医院先进行列。
重人才 强专业
多项技术成为区域“领头羊”
人才强国,人才强院,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现有职工22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4人,省、市学科带头人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3人,研究生15人。
正是人才的支撑、一流技术的加持,医院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个性化激光屈光手术、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数十项疑难手术和技术。先后承担市级科研立项20余项,先后获国际金奖1项、国家专利1项,市科技进步奖15项,出版专著20部,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700余篇。
这使得医院眼科成为濮阳市“医学重点学科”、濮阳市眼科重点实验室承建单位、河南省白内障手术复明暨技术指导分中心、河南省眼科网络濮阳分中心、濮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初心如磐
以一流医疗服务护佑群众双眼
2020年以来,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
落实医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取消药品、耗材加成,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医改举措。持续推进濮阳市眼科联盟建设,上与国际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等上级医院建立技术联盟,下对6家县乡医疗机构实施技术帮扶。
自建立联盟以来,共下派医师856人次,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建立眼科网络点102个,签约网络医生203名,转诊患者1519人次。
近视防控。医院作为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承担着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建档立卡、规范诊断与治疗、技术培训与指导、视力健康教育等工作。
2020年9月起,医院开展普查155次,普查27个学校1129个班级近20万名学生,为每名中小学生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举办各类培训讲座22期,开展近视体验活动18期。
健康扶贫。医院成立濮阳市眼科医院健康光明行志愿服务队,每周2至3次走进县乡村、社区,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对贫困患者实施“四免一减”政策:免除挂号费、门诊诊查费、门诊注射费,住院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门诊检查检验费优惠10%。
2020年以来,通过“四免一减”政策,为487名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4.8万元;142名贫困患者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免缴住院押金98.2万元。
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清生表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是推动全市医学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作为临床一线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团队备受鼓舞,将不负重托,坚守初心,把守护群众健康的好事办好,谱写新时代濮阳更加出彩的健康篇章!
本报记者 管淑颖 通讯员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