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 打造一个中心,实现社区矫正管理智能化
● 创新一种机制,实现社区矫正管理规范化
● 实施一个项目,实现社区矫正管理个性化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近日,清丰县智慧矫正中心通过司法部考核验收。
近年来,清丰县积极探索以智慧化助推社区矫正工作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建立了“一平台五系统两终端”智慧矫正系统,率先启动队建制改革和矫正官制试点,大力实施孝道正心教育矫正项目,扎实打造了社区矫正“清丰样板”。
打造一个中心,实现社区矫正管理智能化。该县瞄准社区矫正智能化、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社区矫正工作的赋能作用。一是硬件更完备。省、县两级财政投入200余万元,对社区矫正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建成集报到自助化、管控精准化、监管智能化、指挥可视化和办公移动化于一体的智慧矫正中心,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从人工管理到智能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飞跃。二是联接更顺畅。全面推动智慧矫正中心同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指挥平台、雪亮工程、公检法大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实现调查评估、接收入矫、日常管理、自动立档、执法公开、质效评价等功能网上运行,真正做到矫正对象智慧签到、智慧点验、智慧学习、智慧走访、智慧考试等一网通办。三是监管更科学。及时收集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数据、心理特征数据、行为数据、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劳动能力、社会适应性等信息,通过智能分析和综合研判,评估社区矫正对象危险系数,确定监管对象等级,实施相应矫正方案,确保监管更加科学有效。四是管理更便捷。依托移动执法车和智能手机,发挥“豫在矫”“豫矫通”两个APP的即时服务功能,实现监管移动化、便捷化。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社区矫正信息录入、待办事项办理、档案查询、定位监控、警报处理、走访调查等日常管理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效能、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创新一种机制,实现社区矫正管理规范化。该县在借鉴先进地市队建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矫正官制度,推动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规范化。一方面,建立专责机构,挂牌成立县社区矫正局和社区矫正执行中心,成为全省第一个成立社区矫正机构的县(区)。研究制订《清丰县社区矫正官制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明确社区矫正官岗位的决定》,推动矫正官制度落实落地。另一方面,明确工作职责,启动社区矫正官试点,详细制订工作流程、权责清单,明确总矫务长、副总矫务长、矫务长、副矫务长、矫正员五个层级的工作职责。全县共划分4个责任区,实行矫务长负责制,每个责任区设矫务长1名、副矫务长1至2名、矫正员4至5名,具体承担辖区社区矫正执行工作。
实施一个项目,实现社区矫正管理个性化。该县依托孝道文化资源优势,汇聚县社区矫正中心和孝道文化协会、公共法律服务协会、县社区学院等多方力量,制订实施方案,联合启动孝道正心教育矫正项目。针对重点监管、一般监管的211名两类社区矫正人员,制订个性化矫正方案211个,切实做到分类化管理、差别化施治。孝道正心项目实施以来,社区矫正人员在现身说法、道德感染、情景教学、心理辅导的教育帮助下,实现了认知转变、德行提升,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无一再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