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濮东产业集聚区的氢能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该项目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所需的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核心零部件,预计于2022年5月份建成投产。该项目投产后,我市将成为全省又一重要的氢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
“氢能产业是未来产业,氢燃料电池装备制造是氢能产业链条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氢能产业园将来生产的膜电极、催化剂是这个中间环节的核心零部件,这是省市提出的未来要在产业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实现‘从0到1’突破的具体实践。”12月18日,华龙区区长丁国梁表示。
氢能产业园的顺利建设,是我市加快布局和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二次能源,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氢能技术及产业的研发投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抢占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我市依托雄厚的制氢产业,推动制氢、储氢、加氢站、膜电极、电堆、车载储氢瓶、整车等一体化全产业链加快形成。
2021年以来,我市以前瞻 30年的眼光,加强全局性谋划、前瞻性思考,先后出台了《濮阳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濮阳市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在培育产业集群集聚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应用试点示范、引优做强产业链、强化氢能人才培育等方面明确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即将出台《濮阳市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2024年前将通过大力推进18个重大氢能产业项目建设,促进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全方位发展壮大。出台《濮阳市支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八条措施》,将大力支持包括氢能产业在内的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并对开展该项建设给予奖补政策、激励政策、贷款政策等,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建设创新濮阳提供了坚强支撑。市政府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战略实施,先后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同济大学、中国航天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国内外氢能燃料电池行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力促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突破。
一系列得力有效政策和措施,推动濮阳的氢能产业闪耀起航,多个重大项目和前沿技术成功招引落地——
濮东产业集聚区的中沁泰康公司氢能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主打产品80kW、100kW电堆和80kW、100kW氢能燃料发动机动力系统于9月1日通过国家机动车(上海)检测中心检测并认证,量产产品销至江苏等地;与中原总机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燃料电池洗扫车车型,经国家(重庆)汽车测试场进行整车试验,11月9日已取得工信部整车生产公告;82kW大巴用氢燃料发动机动力系统已送(上海)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中国石化集团将中原油田列为新能源制氢试点,支持中原油田在濮阳工业园区建设首个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打造中国石化绿氢生产基地,2022年将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工程项目。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气化岛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规模达到16万标方/小时合成气,新增氢气产量将突破10万吨/年。
河南省宗惠氢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纯氢及特种气体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22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高纯氢气及特种气体产能5000标方/小时。
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上海陕耀电解槽制造项目即将落户濮阳……
濮阳氢能产业已率先扬帆起航,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令人振奋:
到2024年,全市培育氢气制备和储运、氢燃料电池及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0家以上,引进2至3家在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新增环卫车、工程抢修车和物流车等氢燃料电池车辆占比80%,新增渣土运输、混凝土运输、汽车起重机等氢燃料电池车辆占比40%,开通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线路4条,推广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500辆以上,建成50个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应用项目,氢能产业年产值达50亿元,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到2030年,全市氢气产量将达35万吨/年;在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等领域取得一批行业领先的专利技术,基本形成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氢能产值超过200亿元,将我市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城市和“中原氢城”。
“氢”赢未来,筑梦远航。
下一步,濮阳将紧紧抓住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抢抓河南建设洛郑汴濮沿黄绿色能源廊道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精心布局氢能产业,努力打造冀鲁豫省际氢能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开放融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未来30年全面贯彻落实“3060”双碳目标夯基垒台。
我们相信,濮阳氢能产业将乘着时代列车,快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