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程飞) 日前,9名副县级(职级)年轻干部按照组织安排,奔赴大气污染防治、“万人助万企”、信访、驻村第一书记、应急管理等重点工作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这标志着,我市开展的择优比选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今年8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着眼于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择优比选、培养选拔一批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具有一定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目标确定,选什么样的人成为关键。
择优比选优秀年轻干部是市委深化省委“墩苗育苗”计划的重要举措、重大部署、具体实践。市委书记杨青玖高度重视,亲自谋划推动、制订方案,严格考试考察,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市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精心制订了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方案。
此次选拔,要求从全市机关事业单位36岁以下全日制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正乡科级干部中,比选9名干部提拔担任副县级职务、职级;从31岁以下全日制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副乡科级干部中,比选13名提拔担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
通过组织动员和资格复审,全市共有105人进入比选笔试环节。比选共分笔试、面试、考察3个环节,全程实行政治素质评价“一票否决”制。在为期1个多月的时间里,领导小组对入选人员的文字功底、语言表达、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工作业绩等方面综合情况开展了全方位考察。
根据考察对象主责主业,安排了组织推荐、民主测评、深入了解、集体面谈等程序,重点关注考察对象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对其工作业绩、担当斗争精神、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评价进行量化打分,力求绘制好特征“雷达图”、掌握好实绩“真家底”。
整个考察工作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廉洁自律情况“双签字”要求,对考察对象的基本信息、“三龄两历一身份”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内容进行再次核查,坚持资格审查贯穿始终。
经过资格审查、组织考试、综合考察、市委常委会研究等程序,9月底,9名副县级(职级)、13名正科级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扩大了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树立了良好选人用人导向。(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