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路口,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行为;在社区,清理楼栋小广告等“六乱”,让人居环境更舒适;在学校,延迟课堂办得好,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在乡村,关爱留守儿童、失独老人,推动移风易俗……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投身做公益,在濮阳已经蔚然成风。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志愿者虽总是默默无闻奉献,但他们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在默默改变这个城市,持续为濮阳的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也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自2016年全国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开通后,截至目前,我市志愿者注册总人数超过90万人,其中市城区志愿者超过30万人,常住人口中平均每3人就有1人注册做志愿者,他们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了1400万小时。2016年12月,濮阳市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确定为全国“志愿之城”第二批试点城市。
自2015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2021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市委发出再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动员令,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同心协力、并肩携手,以永不懈怠、接续奋斗的姿态,共赴“文明城市之约”。
在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市积极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大力开展思想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尤其是2021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扎实开展首届“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周”系列主题活动。
按照全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规定,每年3月第一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3月2日,首届“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周”活动集中启动仪式濮阳分会场在清丰县举行,随后我市举行首届“濮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一周时间内,市、县(区)、乡、村同步开展了“讲文明礼仪”“学党史国史”“送文艺节目”“献暖暖爱心”“送健康科普”等主题日活动300余场次,在全市营造了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4月28日,全市2021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在华龙区岳村镇召开。会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找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效结合点,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截至目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用8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54个,培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468个,开展志愿服务培训150余场、培训1.2万余人次。其中,王艳姣等4人、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7个组织、蒲丽红等5人分别被省文明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表彰为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志愿服务。
为优化志愿服务典型培养选树工作,我市努力培育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优秀项目,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规范化。3月上旬,濮阳市“华信杯”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启动,共有80余个项目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市益点爱助学中心、市文化馆志愿服务队等20个参赛项目脱颖而出,分别荣获社会类和关爱类两个类别的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6月23日,我市举办“弘扬志愿精神 喜迎建党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志愿服务成就图片展”,(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姚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