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月22日,清丰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暨食用菌基地观摩活动。活动由县委、县政府高位组织实施,县委书记曹拥军、县长赵丹亲自安排部署。当日,县委副书记岳春青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17个乡镇党委书记等共计70余人组成观摩团,对全县17个乡镇进行观摩,并现场进行打分排名。
观摩团先后到17个乡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村,查看各乡镇“拆违建、清垃圾、铺胡同、改厕所、治污水、抓绿化”“房屋外立面美化、街道胡同亮化、乡村特色文化、基础弱电标准化”专项行动,以及各乡镇食用菌发展情况,认真听取各乡镇工作情况汇报,对各乡镇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后,各乡镇迅速安排,全面发动,响亮提出“大干100天,旧貌换新颜”的口号,各村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一条条水泥路、一排排胡同都已完工,村庄更美了、街道更净了、胡同更畅了、环境更优了,群众满意度更高了,大家对清丰县“拆违建、清垃圾、铺胡同、改厕所、治污水、抓绿化”六大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效非常满意。
在食用菌基地,观摩团一行入棚查看食用菌长势,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食用菌种植规模、市场销售、品种价格、带动就业等情况,大家对清丰县食用菌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尤其是年关将近,食用菌价格呈上涨势头,市场供不应求,大家边走边讨论,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观摩现场点评环节,县委副书记岳春青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抓住重点、分类施策,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推进。通过这次观摩学习,各乡镇要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经验促提升,重点再聚焦,措施再细化,提高工作标准,打造更多亮点,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结合实际,对村庄的改造提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群众基础。
在观摩过程中,由县直单位负责人、17个乡镇党委书记对观摩情况进行实名打分评比排名,县级领导进行了现场点评,让排名靠后的乡镇“红脸出汗”、奋起直追,让排名靠前的乡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一步促进各乡镇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条件比干劲,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相关县直部门也将实名打分评价的过程作为对照反思和自我剖析的过程,学样子、照镜子、找路子,对自身工作领域存在的难点和痛点进行详细梳理,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强力攻坚,切实增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抓出节奏、抓出方寸、抓出成效。
据悉,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筹资1.8亿元,拆除占道违章建筑24处,拆除危房、残垣断壁1520处;出动钩机、铲车等车辆1.1万余台次,清理垃圾4.8万处、5.45万吨;铺设胡同3960条、109.7万平方米;完成户厕改造2.1万户。全县共有212个村开始污水管道铺设工作,已铺设污水管道37.9万米;97个村开始实施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建成食用菌基地70个,年产菇30万吨,工厂化食用菌企业14家,综合产值25亿元,带动1.5万余人增收致富。
城关镇八角寨村按照高水平、高标准要求,统一在街道外立面绘制涵盖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内容的文化宣传画,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万余平方米街道及胡同房屋立面完成提升。在基础弱电标准化方面,全村协调各大运营商,已对全村400余米各类网线、电线进行了规整治理,消除了“空中蜘蛛网”。八寨村还坚持边拆边建,以“荒片变游园、荒地变景点”的工作思路,拆除了村内残存的2处残垣断壁,并打造成涵盖乡土文化、民俗民风的2处游园,为村民散步休闲增添了新去处。
马村乡孟村以孟子文化为特色,在24条胡同口建设了仿古木质牌坊,并用《孟子》中的词语为胡同命名,村内建设了民俗生活馆、绘展坊、布鞋坊、织染坊等文化场馆,既保留了豫北农村传统文化,又将孟子传承下来的厚德淳朴、友爱和睦、仁义和善的民风永续留存。
高堡乡鲁家、巩营乡翟家、六塔乡后当头村等……17个乡镇17个村,一个又一个观摩现场,处处是美丽乡村的新实践,处处是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参加观摩的干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学习一边讨论。
大家普遍表示,今天的观摩,看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短短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把群众的愿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县503个行政村都能像今天观摩的村一样美丽,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通讯员 赵彦景 张国卫 安社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