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而且干一行爱一行、务实重干乐钻研,处处彰显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风范。这说的就是退役军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胡崇坤。
“我们吃苦,消费者才能放心!”2021年12月24日上午,胡崇坤告诉记者,“作为退役军人,我要永葆军人本色,继续弘扬部队优良传统。作为监管部门,我们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尽最大努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尽最大努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胡崇坤1980年参军,1994年从部队转业到濮阳市工商局,历任市工商局信息中心主任兼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科科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
从部队到地方,无论在哪里,胡崇坤都兢兢业业、硕果累累。在部队,胡崇坤因技术过硬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在工商部门,胡崇坤因信息化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工商局授予特殊贡献先进个人,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联合授予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食药监部门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绩突出,他被市政府记三等功,2018年荣立三等功。
1994年9月,胡崇坤刚转业到市工商局时,一个人承担着全市五县两区十几个单位的信息化局域网建设。他没日没夜地工作,有时一天要跑几个县局处理问题,中午累了就在车上休息一会儿,晚上回到家经常已是深夜,有时候甚至顾不上吃饭。凭借着这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韧劲儿,他成功打造出全市工商系统信息化平台,为我市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针对基层执法人员眼观、手摸、疲于奔波的传统监管模式,胡崇坤从2007年开始思索以信息化为抓手,创新监管方法以提升执法效能,着手研发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他潜心钻研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有关法律法规,跑遍9个县分局、54个基层工商所,多方听取食品经营者和基层监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系统方案修改达30多次。2010年5月,全国先进、全省领先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最终从他的团队破茧而出。该系统兼具合法性、易用性、全面性、高效性、惠民性、长效性、实用性、快捷性等八大特点,实现了规范经营行为、降低经营者成本、转变监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四大监管效果,确保了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处于平稳有序、安全可控、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我省18个地市工商局及陕西商洛、山东济南和枣庄、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工商局多次来濮阳观摩学习交流。
2015年7月,因工作需要,胡崇坤被调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担任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在没有任何信息化基础和技术人员的前提下,为把我市食药监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成为全国最先进、最完善的系统,他查阅了大量最新资料,把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技术运用到信息中心数据库建设中。他制订科学建设方案、编制招标技术文件20多份,组织公开招标20多次,跟班参与施工建设。为节约建设资金,系统集成全部由他自己动手完成,他每天正常上班时间在人民路食药监局处理食品流通科工作,下班后又跑到中原路的食品药品信息中心,一头扎进中心机房制作网头连接网线、安装调试设备。他有时一直忙到深夜,困了就在隔壁的沙发上躺一会儿,饿了就啃块方便面,第二天继续照常上班……
胡崇坤又利用两年时间研发出濮阳市食品药品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网络覆盖到全市每一个乡(办)所,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先进市,圆满完成了省局交给的信息化试点任务,同时也为全省食药监系统信息化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做出了样板。
本报记者 关咏梅/文 通讯员 范亚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