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濮阳双拥

范丙华:自主择业 服务为民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炼造就了我不服输的性格、坚强的意志,我有信心有能力把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做好,不辜负周边居民的信任和重托。”2021年12月30日,在黄河路东段华龙区师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范丙华坚定地对记者说。

中等身材,不苟言笑,甚至有点腼腆——这就是范丙华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从小就很崇拜军人,向往部队生活,有一个当兵打仗的梦想。”范丙华说,他的老家在范县辛庄镇,1997年年底,正在上高考补习班的他,听到部队征兵的消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成功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我干了20年,军人不怕苦、甘愿牺牲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骨子里。”范丙华说,他先后在黑龙江佳木斯、辽宁大连等地部队驻防,参加过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抢险,后来考上了第三军医大学,提了干,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很怀念部队这20年的生活,这是我宝贵的财富。”

2017年,范丙华转业,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等政府安置,但出乎意料,他选择了自主择业。“退役军人多,政府安置压力大,我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另外,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也有创业的梦想,就主动提出了自主择业。”

他认真学习国家的医改政策,深入小区考察,了解到市城区有的小区没有基层医疗机构,居民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医困难,就有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建立卫生服务站服务小区居民从而实现创业梦的想法。

经过不懈努力,按照国家医改规划,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有关部门支持下,2020年8月,范丙华创办成立了非营利性基层医疗机构——华龙区师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提起服务站创办经过,范丙华说:“干事创业确实太难啦。”缺资金,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安置费,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些;没有场地,他多方打听,找最便宜的地方租用;没有设备,他厚着脸找设备公司说好话。

军人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让他坚持了下来。历经风雨见彩虹。范丙华说,现在的服务站已经由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7名医护人员,就诊量由几个人发展到30多个人,添置了价值1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目前,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师苑、近水楼台、康辉3个小区居民基本医疗,为8000多人提供健康保障。

范丙华说,服务站是为居民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的,诊治的都是常见病,我们是靠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赢得居民的信赖。近水楼台小区有一个老太太,小脑萎缩,腿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去年六七月份还不慎把左胳膊烫伤了,每天都由保姆推着轮椅送她来服务站换药,很不方便。范丙华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老太太换药,经常跟老人聊天缓解她急躁情绪,直到老人痊愈。就这样一来二去的,老人的子女跟服务站医护人员都成了熟人,他们发自内心地说:“多亏了你们的上门服务,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只要居民需要,我们就尽心尽力做到。”范丙华说,服务站还处在发展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项目,有能力、有信心为居民提供最好的服务。

本报记者 王同录/文 通讯员 王烨/图

2022-01-04 1 1 濮阳日报 c92598.html 1 范丙华:自主择业 服务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