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22条“丝带”在阳光下晶莹夺目。
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如今顺利完成“相约北京”国际测试赛,“冰丝带”规划中的匠心、建设中的创新,为“双奥之城”增添新的色彩——场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块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工冰面,赛后将对大众开放。“相信‘冰丝带’未来会成为美好生活的一个新标志。”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满怀信心与期待。
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蓝图已成为现实。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并全面具备办赛条件;3个冬奥村、主媒体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已交付使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发布,讲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承载奋斗、写满期待的一块块冬奥“拼图”,共同筑就冰雪梦、冬奥梦。
从疫情防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到完全对标赛时运转标准,“全要素测试”精益求精,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从参赛运动员和各奥委会得到的反响都很好,对场馆设施和赛事测试质量都感到满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如此评价。冬奥筹办工作也收获了各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