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王世冰) 日前,“濮阳非遗人物”“濮阳市非遗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名单发布。其中,清丰县申报的非遗人物王华平、优秀实践案例麦秆剪贴和陈氏面塑成功入选。
王华平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麦秆画传承人,不断传承发展,对莛子麦麦秆进行浸泡、熏蒸、剪裁等30余道工艺加工,创作出一系列代表当今麦秆画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并让这项民族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与赞誉。
麦秆剪贴(聂氏麦秆画)据传源于明朝。清末,经过熏蒸、劈、缠、剪、刻等工序设计制作“人物”“吉祥动物”“花鸟山水”等图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聂氏麦秆画。聂氏麦秆画独家传承古老的平贴技法和多层次粘贴技法,影响促进了濮阳乃至豫北地区麦秆画的发展。2013年,“聂氏麦秆画展示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2014年12月,聂氏麦秆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氏面塑源于清同治年间,以小麦为主料、糯米为辅料,在蒸制后以天然色料着色,借助捏、搓、擀、压等手法,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作品主要有《舞龙》《老寿星》等,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植物等。为进一步保护传承陈氏面塑,陈氏面塑第四代传承人陈正达自建民俗展馆、民俗文化研学游基地,现已启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