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和脊梁。2021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推动工业投资强势反弹、快速回升,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1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较2019年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增速居全省第4位。2021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2021年,我市全面开展工业项目“百日攻坚”、“万人助万企”活动,努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三大改造”,科学精准开展企业服务,强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了工业经济亮点更“亮”、强项更“强”。
“万人助万企”助企解千余难题
在全省率先出台“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方案,筛选确定1000家企业,由33名市级领导分包联系57家行业龙头企业、875名市直部门县级干部分包联系943家行业重点企业。搭建“濮阳助企”网络平台,注册用户3756个、企业1783家。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困难和问题1291个,已办结1267个,问题化解率98.1%。其中,33个助企事项被省“万人助万企”专班认定为典型案例,“万人助万企”服务团队被推荐为省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
“百日攻坚”强势拉动工业投资
自去年6月开展工业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以来,经过奋力攻坚,工业投资逐月回升,去年8月份同比增长14.6%、9月份同比增长15.6%。去年1至10月,114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9.2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6.9%;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4%,较前5个月增速回升50.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前移6个位次。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
出台《濮阳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立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在库重点培育企业100家。迈奇化学等25家企业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其中天地人环保等4家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凸显
盛源集团牵手中国石油,实现了我市民营企业与央企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突破;全球丙烯酸乳液行业龙头巴德富落户我市,打通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乳液—绿色涂料产业链指日可待。成功举办2021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中国(濮阳·南乐)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签约立邦涂料、韩国ABC等高端涂料项目,与北京工商大学、浙江海正等7家高校和企业签署生物降解新材料合作协议。开展“豫沪合作”专题对接活动,对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6家单位,在高端专用涂料、丙烯下游深加工等产业项目,钯碳催化剂、重芳烃轻质化等中试研发项目,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清濮智能化工产业研究院建成投用,迈奇化学与南开大学共建的技术开发中心启动运营,为我市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提质增效
74个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8%。可利威消毒剂、钇利化工氯甲基异丙基碳酸脂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远东程益发泡聚苯乙烯、君和化工有机硫等40个项目加快建设,中汇苯加氢、迈奇化学N-甲基吡咯烷酮等18个项目扎实推进。36个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4.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6%。纬三路(濮阳工业园区段)、范县110千伏王楼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竣工,濮阳工业园区专用污水处理厂、濮王产业园供水工程等23个项目正在建设,范县前后曹楼迁村并居等8个项目正在推进。聚碳新材料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远东科技丙烷脱氢等项目建成投产,盛源顺酐、中汇双酚A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推进,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原料产品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展辰高端涂料、恩赢苯并噁嗪等项目去年建成投产,三棵树高端涂料、立邦新型建筑涂料等项目加快推进,绿色涂料产业园园区已入驻和即将落户项目概算总投资达200亿元,成为承载国内外知名涂料产业战略发展的高能级平台。(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李峥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