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上接第一版)积极参与全市“一圈两翼三纵四横”党建示范带建设,精心打造了12个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

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行动,精心谋划8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发放“先锋贷”政策资金16855万元,引导各乡镇、行政村探索林下经济、土地托管服务、村社合一等发展模式,全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69个,10万元以上的村177个,村级组织的造血能力显著增强。

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该县以教育、卫生等系统为突破口,实施机关党建整系统提升行动,打造了法院、卫健委、求实小学等新一批党建示范点。以县城区撤销5个居委会成立20个社区为契机,开启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快打造昌乐社区、兴国社区两个社区党建示范点。加强行业组织党建,理顺了律师行业党组织管理体制,将其纳入县司法局党总支管理;成立了电商行业党总支,统一管理各乡镇电商主体党支部,“两个覆盖”持续扩大。

“雁阵培育”锻造振兴队伍

着眼选优育强乡村振兴“领头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积极动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创业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等回村参加竞选,全县村“两委”换届实现所有村成功换届、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班子有致富带富能力、35岁以下“两委”成员村村有、女性村干部村村有“五个百分之百”目标,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6.3岁,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较上届增加11.8%。

加大“头雁”培养力度。村“两委”换届后,对322名村党支部书记实施县级集中轮训,组织乡镇党委对其他村“两委”成员开展全员培训,并每季度举办一次乡村振兴“带头人”论坛,大大提升了村干部履职能力。

扎实推进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为6个试点乡镇确定试点方向,组织190名乡村干部精准结成帮带对子,实行统一日志、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的“五统一”模式,建立帮带工作、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三本台账,着力提升干部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

“一线冲锋”彰显模范作用

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坚持发展党员向农村等重点领域、向青年农民等重点人群“双倾斜”,在658名农村新发展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39名,35岁以下344名。积极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制作各类党员教育宣传片6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5万余人次。同时,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全县2万余名党员干部在大学习、大讨论、大比武中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

无论何时何地,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农村,持续深化“多网合一”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党群服务代办制度,逐村明确便民服务代办员,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推广党员干部“街巷长”制,推动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2021年4月,南乐县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100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积极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正全力以赴推进南乐高质量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探索实行“挂图作战”“双包双控”工作机制,开展“冲在一线、战疫有我”行动,8000余名党员干部挺在疫情防控一线,织密了疫情防控网络。在卫河主汛期,组织9个防汛任务较轻的乡镇对口援助3个任务较重的乡镇,5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党员突击队”,筑牢了卫河红色堤坝。

“南乐县将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牢牢夯实基层基础’要求,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建强基层组织,锻造过硬队伍,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推动发展的堡垒,让每名干部都成为勇毅担当的头雁,让每名党员都成为吃亏奉献的榜样,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贡献南乐力量。”市委常委、南乐县委书记刘冰表示。

孟令显 王晓冲

2022-01-14 1 1 濮阳日报 c93201.html 1 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