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积极应对 保障有力 满足需求

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物价平稳

本报讯(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杨宁 刘新元)1月13日,记者在市百姓量贩有限公司世龙店看到,米、面、油、蔬菜、肉类等生活物资摆满了货架,品类丰富、一应俱全。

“疫情期间,我们坚决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严把质量关,对所有进货商品严查相关证件,价格一直都没有改变。我们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存量,及时备货存货,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店长贾俊平说,除此以外,该店不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在入口安装红外线测温仪,专人负责提醒市民扫码亮码、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省多点暴发,风险逐步扩大,防控压力增大。为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连日来,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迅速行动成立专班。1月9日,我市召开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会,安排部署保供工作,并成立由市商务、交通、市场监管、公安、发改、工信、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为确保各类保供信息畅通、快办,市商务局设立保供服务热线,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

强化监管动态跟踪。强化重要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对全市重点农批市场、超市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开展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据1月12日我市生活必需品监测显示,全市肉类平均价格微幅上升、食用油类均价小幅上涨、粮食类均价小幅下降、禽蛋类均价小幅下降、蔬菜均价小幅下降,整体物价较为平稳。同时,我市还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管理,确保件件消毒、批批抽检、追溯码全覆盖,目前已有3000余吨进口冷链食品经过总仓消毒、抽检、赋码;加强进口水果管控,凡入濮进口水果必须提前24小时向监管部门报备,对每批进口水果均实施核酸抽检,目前已抽检82批次,结果全部为阴性;加强重点场所监管,由市市场监管局为市城区农贸市场统一制作了疫情防控提示牌,实行规范化管理,适时关停了农村集市、庙会、足浴店、按摩店等人员密集经营场所;加强“保供稳价”执法检查,共检查经营单位2436家次,纠正标价不规范行为29起。

敏锐处置高效疏导。宏进农批市场承担着市城区80%的蔬菜供应量,针对宏进农批市场出现疑似病例,市场经营受阻,市城区生活必需品保供困难等问题,市商务局及时与市场负责人沟通,研究制订市场保供应急预案,寻找临时生活必需品供应场所。目前,疑似病例已经解除,宏进农批市场恢复经营。

加强沟通争取支持。针对物流车辆通行问题,市商务局密切与省商务厅沟通衔接,协调40张通行证,发放到商超、农批市场,确保生活必需品物流车辆下得来,跑得开。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强协调,争取更多证件。省借鉴以往经验,会同市交通、公安等部门,发放我市车辆通行证,确保运输生活必需品车辆在我市高效畅通。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把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目标明、底数清、工作实、反应快。

一是强化市场监测。深入生产基地、农批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加强米、面、油、肉、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和预测预警,全面掌握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动情况。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加强货源组织。组织骨干保供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节日期间生产经营安排,加大对重点地区生活物资生产调运和供应保障力度。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结合当前消费特点,增加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提高补货上架频率,切实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三是做好储备调节。今年,我市新储备猪肉930吨,将根据情况适时组织投放。截至1月12日,万邦、宏进两个农批市场储备各类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4.93万吨,能保证市城区居民25天使用。同时,加强协调,做好蔬菜储备和投放工作,保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秩序良好,全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生活必需品后勤保障。

2022-01-14 积极应对 保障有力 满足需求 1 1 濮阳日报 c93204.html 1 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物价平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