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大村民朋友注意了,今日河南省新增118例,其中郑州12例、安阳65例、许昌41例;高风险地区全国20个,河南14个,汤阴占了2个,汤阴全域都是中风险地区;别出门,别聚会,咱不信谣,咱也不叨叨。”“红事咱缓办,白事咱简办,聚会咱不办。”“少出门、不聚集,亲戚朋友以后叙;不打牌、不扎堆,哪里人少哪里待;勤洗手、勤通风,家里卫生要搞好……”近日,一个个“小喇叭”在南乐县寺庄乡的大街小巷响了起来,普通话版清楚明了,南乐方言版亲切接地气。这些“小喇叭”喊话,让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有穿透力,喊出了群防群控“好声音”和人民战疫“最强音”。
“流动”小喇叭 空中战线“冲锋号”
为推动疫情防控知识入家入户,寺庄乡迅速部署,各村立即响应,各卡点纷纷上线宣传“小喇叭”,开辟疫情防控“空中战场”。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能定点播放的定点播放,不能定点的由网格员、大学生志愿者走街串巷巡回播放。目前,寺庄乡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村居主要交通干道、各检查点等地“小喇叭”已经响了起来,传递最新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知识,提醒居民配合做好登记检查等工作。“我从外地回来,没回来之前就在群内知道要提前报备,刚到村口就听见喇叭广播外地返乡人员要向村委会登记。这不,村委会登记了我的基本情况,我也会主动居家隔离,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东寺庄村一名村民说道。
“硬核”小喇叭 寺庄力量“扩音器”
在持续发挥“小喇叭”宣传优势的同时,寺庄乡干部充分发挥群众智慧,除了普通话版之外,村干部还录制了南乐方言版抗疫宣传音频,让“小喇叭”更有“乡味”、更有感召力。
“暖心”小喇叭 为民心声“传声筒”
“小喇叭这种宣传方式很贴心,我们这些看字不方便的老年人一听就明白。每天听见小喇叭的宣传,群众就知道政府在忙着组织疫情防控工作,心里就觉着踏实。”村民段婆婆说。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寺庄卫士”的最大动力。据悉,寺庄乡目前共有55个“小喇叭”,这些“小喇叭”增强了村民防控意识,凝聚了群防群控力量,逐渐成为疫情面前传递人间大爱的“传声筒”。
喇叭响了,人心稳了。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寺庄乡抓好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在村宣传栏、主要路口、醒目地带悬挂宣传横幅,利用寺庄政务公众号、网格微信群等开展线上宣传。如今“小喇叭”也加入“战线”,为疫情防控宣传又添生力军。(时小喻)